April 28, 2009

Moxkhii

把爬山被螞蝗附身的遭遇告訴同事之後,大家對我隨身攜帶鹽巴都讚嘆不已,一時間對於自己的深謀遠慮,感到有點得意洋洋。(被咬了有什麼好高興的?)其實這不是第一次被螞蝗吸血,06 年去澳洲 Cairns 泛舟時,需要扛著小艇穿過一片原始森林,教練就說森林裡有三種可怕的動物,其一是 Cassowary,一種大型的無翼鳥,有攻擊人的傾向。其二是 Snake,第三就是 Leech。結果走完原始森林,既沒看到 cassowary,也沒遇到 snake,倒是 leech 每個人的腳上都掛著好幾隻。螞蝗咬人雖然不痛,但是脫落後的傷口卻不容易凝固,拖著血絲有點噁心。吸飽血的螞蝗身體會漲起來,摸起來滑滑的,仔細看還有細緻的花紋呢。一位小時候務農的同事說,他們每天下田回家前第一件事,就是把腿上的螞蝗一一拔下來。他還教我們螞蝗的台語叫做 Moxkhii,也就是貼在身上的小蟲的意思,還真是貼切呢。

April 26, 2009

拉卡東眼雙溪雨中行

大概每三個禮拜山癮就會發作一次,今天計畫完成北插的西北支稜,包括拉卡山、東眼山、雙溪山。因為志繼山不順路,只能有機會再去了。這樣子東北支稜剩下巫山、西北支稜剩下志繼山,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來這附近爬山了。前幾天的天氣預報說今天是晴時多雲,可是昨天早上下過一場大雨,下午放晴後,晚上居然有開始飄雨,早上四點自然醒時,外頭還是飄著細雨,公車越開往山區雨勢越大,只好一下車就換上雨衣,還好記得穿雨鞋,背包也有防水打包,還記得帶 mju-770SW 防水相機。

在公車亭換裝完畢就出發了。這場雨忽大忽小,一直下到下午四點多才停止。有人說上山沒遇到雨不是運氣好,是山爬得不夠多。經過今天的經驗,我終於可以說我的山爬得夠多了,不然雨衣買了半年都還是新的呢。不過達新牌的雨衣雖然雨水潑不進去,汗水也散不出來。雖然穿起來很溫暖,脫下來才發現裡面的衣服都被汗溼透了,連特地準備的地圖也糊成碎片。但是如果是穿 Gore-Tex 的高級風雨衣,大概也不能像今天一樣盡興的在樹林裡穿行了。

April 23, 2009

場所に、場所で?

今天上課時,老師發現有些人場所的助詞常常弄錯,就教我們一個簡單分辨的口訣:

 場所で 動詞場所に 動詞
中文翻譯在場所 動詞
(先提地方再提動作)
動詞 在場所
(先提動作再提地方)
舉例在家吃飯坐在椅子上
 家で ごはんを 食べます。いすに 座ります。

規則當然會有例外,初級日語學到此就夠了。

另外上車的助詞是に,下車是を,也有記憶的口訣。Into 的助詞是 Out of 的助詞是 。舉一反三,部屋に 入ります。部屋を 出ます。

April 19, 2009

人生之初半馬達成

雖然熱愛慢跑,卻一直沒有挑戰馬拉松的念頭,直到 03 年到波士頓遊學的時候,適逢當地舉辦一年一度的馬拉松,整個波士頓到處都是馬拉松的看板。當天,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到學校附近的賽道上參觀,整條馬路兩旁早已擠滿了觀眾,還有自製的標語和加油道具,各家電視媒體也來架設轉播設備,全市就像在舉行嘉年華會一樣熱鬧。過了一會,跑最快的選手像一陣風一樣從我們面前飆過去,跑的速度比我當時習慣的一萬公尺還要快,照相機只來得及照到他的背影。接著越來越多的選手陸陸續續通過,每位選手都得到我們熱情的加油,尤其是出現東方面孔的時候。當時就立下決心,有生之年也要來這裡跑一趟馬拉松。

回台灣之後,馬上去買了本 "Four Months to a Four-hour Marathon" 來練功。

裡面的訓練課程把每個禮拜的內容分成兩部份,一部份是每個星期三晚上的快跑練習,訓練短程衝刺力。以及每星期六早上的長跑,由七英里開始每個禮拜增加兩英里,直到可以完成馬拉松的二十六英里。剛開始練跑的前幾週還可以跟的上進度,到後來距離越來越長,失敗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只好不斷的從頭再來訓練一次。就這樣長跑的長度到了十八公里左右就會遇到瓶頸,一直無法突破也讓馬拉松的夢想顯得遙不可及。

April 18, 2009

Opera

昨天 D 又跟我求救,明明他用蘋果的歷史比我悠久,發生問題時卻老是要找我解決,不過這次我也束手無策了。

Microsoft 和 Netscape 之間的瀏覽器之爭,已經是過往雲煙了,雖然 Microsoft 的官司敗訴,但是 IE 成為瀏覽器的主流已經是無法動搖的事實。雖然網頁語法有統一的規範,但是許多網頁為了能在 IE 上面順利的瀏覽,常常使用 Microsoft 發明的語法,導致其他遵守規定的瀏覽器無法正確顯示。自從微軟不再更新 MacOS 上面的 IE 之後,蘋果的愛用者如果要看上述的網站,只好打開模擬器來跑。這叫做形勢比人強,我們這些小眾只好默默承受這些不方便,用不怕中毒來安慰自己。

April 14, 2009

不吐不快的理髮師

希臘神話裡的 King Midas 是個很有趣的甘草人物,因為招待天神而獲得的金手指,雖然可以點石成金,但卻讓食物變硬無法下嚥,連女兒都變成金雕像了。比較少人知道的是他為了力挺好友牧神,堅稱牧神的笛聲比阿波羅的豎琴優秀,被惱羞成怒的太陽神賜給一對驢耳朵。雖然他戴上王冠留長頭髮可以遮掩,但是並無法不讓理髮師發現。不吐不快的理髮師因為不能洩漏國家機密,只好在原野上挖個洞講給坑聽,但從洞裡長出來的蘆葦隨風搖曳,沙沙的聲響夾雜著國王有對驢耳朵的細語,讓整個王國都知道了這個祕密。

April 09, 2009

晚春

原節子是小津安二郎的固定班底,他們合作了許多電影,其中有三部,晚春、麥秋和東京物語,剛好女主角都叫做紀子,所以有人將這三部電影稱為紀子三部曲。而晚春是原節子和小津合作的第一部電影,也是小津二次大戰結束後復出的第一齣。

許多影評欣賞晚春,都從其中微妙的父女關係入手。周平是個鰥居的老教授,和快要過了適婚年齡的女兒紀子相依為命。雖然父親很擔心過世後女兒的生活將難以為繼,時時催促紀子要快點嫁人,但是女兒依戀父親,擔心婚後父親無人照料,不願意結婚。老爸只好謊稱自己也將再娶,讓女兒安心出嫁。故事的架構也很單純,就像是隔壁鄰居發生的故事,但是裡面蘊含的細節卻是十分豐富,許多化學反應,要在看完電影後才會一一浮現。這部電影處處是內心戲,眼神和表情傳達的情感,比對話還要深刻。

April 08, 2009

鏡頭蓋

最近看太多家庭倫理大悲劇之後,心情有點灰暗,這時候就需要稍微敗家一下,以紓解心中的鬱結。

單眼的鏡頭蓋沒有固定在機身上,照相時取下鏡頭蓋之後,必須注意放在哪裡,且因為是中捏式的結構,有時候撞到就會掉下來。去年在日本旅遊的時候,欣賞完平湯大滝的冰瀑奇景之後,居然在回程時才發現鏡頭蓋不見了,一路找回去才在瀑布旁邊的雪地裡尋回來。去年爬北插天山的時候,鏡頭蓋頻頻掉落,山友 Y 先生看了就建議我,效法他在鏡頭蓋上面鑽孔,用釣魚線固定在機身上。可是要我在鏡頭蓋上面動手實在於心不忍,就只好默默承受常常需要撿鏡頭蓋的命運,爬二格山的時候,還因為蓋子掉到觀景台外面,得險象環生的爬出去撿呢。上星期五去爬山的時候,不但鏡頭蓋一直掉落,連 CPL 也跟著脫落兩次,真是見到鬼了,下山的時候,拿起相機正要拍的時候,才發現鏡頭蓋已經和我永別了,這次因為時間不夠就沒有回頭尋找。

April 05, 2009

東京物語

是因為有人說【當櫻花盛開】不過就是部德語版的【東京物語】,才讓我注意到這部電影。剛開始看的時候,還很興奮地尋找 Doris Dorrie 模仿小津安二郎的地方,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心情卻慢慢的沈重起來,電影結束後,我也像男主角那樣,望著窗外,喉結上上下下,像是梗到什麼東西似的。

龍騰公司顯然也沒有拿到可以修整的母帶,畫面不但有點褪色,鏡頭跳動和不斷出現的白色爆點,以及單聲道的配音,讓 DVD 看起來相當古色古香。但是偉大的藝術,並不會因為這些缺憾而減損感人的能力。

雖然名字叫做東京物語,卻有點名不副實,東京出現的景點相當少,而基本上也沒有在說什麼故事。就是一對鄉下老夫妻到東京探望子女,卻發現子女們都忙於事業,沒空理會他們,只好黯然回鄉。有時候看其他電影時,心理會納悶說這麼誇張的劇情,現實生活怎麼可能發生,但是轉念一想,如果只是照現實生活拍攝,那又何必拍成電影呢?可是這部電影卻是無比的真實,即使是五十幾年前的電影,類似的情節,卻還是不停的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不斷的重演。

現代人就像螞蟻一樣,每天辛勤的工作,就是為了拉拔小孩長大,心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他們畢竟不會照自己的期望生活。等到自己老了退休了,體力和智力都逐漸退化,想要從子女那裡得到慰藉,卻發現他們只是變成像自己那樣的平凡人,整日忙著餬口,表面上維持著禮貌的口吻,但根本沒空付出父母需要的溫情,只好回想著孩子們還小的時候的可愛作為慰藉。導演無意批判這種現象,只是淡淡的藉著女主角之口說出:「這就是人生呀」。這就是你我註定要過的人生嗎?

April 03, 2009

登巫山未成

沈寂了一個多月,內心又感受到了中級山的呼喚,想念中級山的原始、荒涼、寧靜、危險和沒有樓梯。但是我的功力還不到可以在人跡未至的地方探險的程度,只好選擇前人已經開拓好的康莊大道,北插東北稜還剩下組合山和巫山還沒拜訪過,今天就趁著兩道鋒面的間隙,計畫完成這兩座剩下的拼圖。

由於是平常日,台北客運往熊空的巴士七點開出,所以就搭捷運到中和換 908 到三峽轉車,不必像假日那樣要趕五點的火車。每個月都來三峽報到,司機先生都認得我了,八點到達熊空後整裝出發,穿過有木 154 號民宅的前庭後,仰望挺拔的雙溪山,來到農園的水泥路,有時需要穿過茶園,有時走在竹林裡,有時要借道農路,還好有帶獨步山林的蕭郎前輩記錄的超詳細路程,才讓我不至於迷路,繞了半天終於來到組合山的登山口。

April 02, 2009

日本語は 英語より 難しいです。

台灣和日本的關係相當緊密,我們脫離日本的統治還不到一百年,而日本文化大量湧入台灣,讓我們很自然的對日本有相當的好感。加上日本人口眾多,雖然日語只有在日本通行,但是一億多的人口,仍然足以讓日語成為世界上最多人說的語言之一。因此學習日語似乎順理成章,從去年開始,陸陸續續也上了半年多的課了。

如果要問世界上哪種主要語言最難學的話,答案可能眾說紛紜吧。因為語系相近於母語的一定比較好學,像是如果問英國人德語或阿拉伯語哪一種簡單,答案應該很明顯了。在美國政府的記錄裡,日語算是最難學的語言之一,雖然這是以英語所屬的印歐語系觀點所評選的結果,但是雖然地理位置很近,其實日語和漢語並不相近,在語言學家的研究中,日語自成一格,和世界上任何存在的其他語言都沒有關連。日語雖然使用大量的漢字,但是漢字卻造成學習上很大的困擾,不但字形被簡化,連意思也不盡相同。

補習班用的教材是新日本語の基礎這本書,裡面只有例句卻完全沒有解釋,導致自修是完全不可能。而我在書店翻閱其他的教材,似乎也難以不靠老師自行學習。上了一期的日語後,學了五課的內容,就興高采烈的想要到日本去應用一下,沒想到和日本人一對話起來,還是瞠目結舌,不知所云。回台灣後只好乖乖的繼續繳學費上課。

雖然每週都花了五個小時在上課,學了半年教到了第十七課,打開電視,日劇裡的對話除了偶爾飄過認識的單字外,仍然聽不懂。其實中學學英文的時候,也是每週上五小時,學了六年英文還是很破。比起困難的日語,下這樣的工夫,進度當然緩慢。上課時老師不小心說到日語動詞的變化有三十幾種,想到我們才學了其中的三種,距離熟練的目標,不知道還要再學多久?

先前老師教到形容詞的比較時,要每個同學都造句練習,我說了標題的這句話,說出了全班同學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