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6, 2013

筑波山

筑波山位於日本關東東部,茨城県つくば市的北邊,標高海拔 877 公尺,山峰分成西側的男体山(標高 871 公尺)與東側的女体山(標高 877 公尺),女体山山頂立有一等三角點。從關東平原眺望,筑波山優雅的雙耳峰造型十分顯目,與富士山相望,而有「西の富士、東の筑波」的雅號,是日本自古以來詩人喜愛歌詠的對象,獲選為日本百名山,也是標高最低的百名山,與九州的開聞岳(標高 924 公尺)同為不滿一千公尺的百名山。


於巴士上眺望筑波山

筑波山從平原拔地而起,山腹孕育了許多特有種的動植物,被劃歸為自然保護區。由於獨立峰的態勢與和緩平順的山麓,讓人誤以為它是一座火山。其實筑波山是海底花崗岩隆起形成的山塊,經過風雨侵蝕後形成現在的模樣,並不是形成於火山爆發。也由於四周沒有高聳的山脈對峙,登頂後四下一望無際,頗有小天下的態勢,因此山頂設立有無線電波中繼站與氣象站。筑波山向來是山岳信仰的對象,男体山與女体山山頂各安置著筑波山神社本殿,主祭創造日本的夫婦神伊弉諾尊與伊弉冉尊,山腰則有神社的拜殿。

攀登筑波山的路線眾多,大部份路線起自南麓的筑波山神社,都整備的十分完善。不想走太多路的山友,也可搭乘地面纜車抵達男体山山頂旁的御幸ケ原,或搭乘空中纜車到達女体山山頂。從東京前往筑波山神社的方式,可在東京駅搭乘巴士或從秋葉原駅搭乘電車,前往筑波センター,再轉接駁巴士上山。電車公司也有發行周遊券,可以來回東京並盡情使用纜車。

為了參加東京馬拉松,我又再一次來到日本。在規劃行程的時候,由於東京已經是第二次來訪,許多景點都已經去過,就閃過一個念頭,何不找個百名山來走走。翻開地圖,東京近郊的百名山有茨城県的筑波山、東京都的雲取山、神奈川県丹沢山等,其中筑波山交通最為方便,山勢不高可以當日來回,且不至於有積雪的困擾,當下決定在跑馬拉松的前兩天,來一趟筑波山之行。

行程紀錄:

  • 日期:2013 年 02 月 22 日星期五
  • 天氣:晴時多雲
  • 人員:庸人一名
  • 嚮導:山と渓谷社發行之「日本百名山地図帳」和 GPS
  • 交通工具:JR 巴士、接駁巴士、關東鐵道、雙腿

February 19, 2013

溪頭四珠:鹿屈山、樟空倫山

經過這趟鳳凰連嶺的縱走,回到露營區後已經十分疲累,原本怕說第二天大概沒辦法再走鹿屈山了,乾脆睡到自然醒,撿了樟空倫山就回家吧。還好元氣在經過一夜好眠之後盡數恢復,五點鐘起床後想說這麼遠來這一趟,放棄鹿屈山也真可惜,將營地整理好之後,六點半跳上車開往杉林溪。天氣和昨天相比,雲氣雖然偏多,但也算還不錯。繳交停車和入園費之後,繼續深入開到了杉林溪大飯店,就不能在進去了,只好將車子停在飯店前方的路旁。

行程紀錄:

  • 日期:2013 年 02 月 13 日星期三
  • 天氣:多雲時晴
  • 人員:庸人一名
  • 嚮導:雨林先生鹿屈山樟空倫山詳實的行程紀錄和 GPS
  • 交通工具:小轎車、雙腿

February 18, 2013

溪頭四珠:鳳凰山、金柑樹山(鳳金縱走)

鹿屈山、金柑樹山、鳳凰山與樟空倫山,合稱為「溪頭四珠」,早年只有三珠,鹿屈山是後來才加進這個行列的。四珠皆屬於阿里山山脈,鹿屈山海拔 2288 公尺,三等三角點第 4201 號,位於南投縣竹山鎮與嘉義縣阿里山鄉的交界。金柑樹山海拔 2091 公尺,三等三角點第 4202 號,位於南投縣竹山鎮與信義鄉的交界,列名台灣小百岳之一。鳳凰山海拔 1697 公尺,一等三角點,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列屬台灣小百岳之一。樟空倫山海拔 1518 公尺,三等三角點第 4200 號,位於南投縣鹿谷鄉與竹山鎮的交界。

今年過年期間,到初五開工之前有幸不必值班,原本計畫上雪山賞雪,但卡在武陵農場的交通管制,非三人以上無法進入,只好作罷。由於擔心北部年節期間總是天候不佳,便將目標放在中南部的中級山,早聞溪頭四珠的大名,其中鳳凰山更是擁有一等三角點,鹿屈山也是祕境水漾森林的守衛者,自是心儀已久。想說日本的鳳凰山都去過了,怎能放過台灣的鳳凰山呢?於是開始研究有沒有辦法在兩天之內撿完四珠,豈知這四珠除了樟空倫山就在路邊垂手可得之外,其他三株都需要六、七個小時才有辦法往返。冬季白晝短,一日取兩珠深怕時間不夠,還好找到鳳凰山、金柑樹山縱走的資料,評估可行性甚高,就決定初三來鳳金縱走,初四爬鹿屈山,回程順便遊歷樟空倫山。

鳳凰山與金柑樹山位於阿里山山脈的主脊上,以溪頭天文台為界,以北為北嶺步道,經過鳳凰山抵投56線8.8K 土地公廟,往南為南嶺步道,合稱為鳳凰嶺線步道,是傳統縱走鳳凰連山的路線。但北嶺線於九二一地震後,路跡較為紊亂,且爬升過多,接駁不易,決定還是從溪頭停車場起登。這條縱走路線,還可選擇南向或北向行走,北向由高往低理論上較為輕鬆,但下山後溪頭已經沒有公車可回頭取車。南向的話早上將車子停在溪頭停車場,走到杉林溪之後,最晚六點還有台中客運下山巴士可以利用,就決定選擇南向的「鳳金縱走」。

行程紀錄:

February 03, 2013

Olympus E-PM2

E-M5 加上 mzd 12mm,是我目前最滿意的相機組合。等效 24mm 的廣角,是喜愛登山的我很順手的焦段,數位兩倍放大可得到等效 48mm 的焦段,也很適合一般用途。mzd 12mm 雖然價值不菲,但看到照片清透的畫質,就覺得錢花得很值得。但在平常攀爬中級山時,卻不常出動這個組合,而是以 XZ-1 為主。原因是 E-M5 還是太大了,不能簡單地塞在口袋裡,勢必要掛在脖子上。在需要手腳並用的時候,經常沒有辦法空出多餘的手來保護相機,以至於心愛的 E-M5 刮痕累累,甚至還撞出一些小凹洞來。即使在攀登大山的行程,只有 E-M5 一機一鏡有時也是不太方便,當需要更換鏡頭的場合時,身上背著許多裝備總是十分麻煩,年初的日本鳳凰山之旅,天氣嚴寒之下,攜帶的望遠鏡頭幾乎沒拿出來用過。反而在需要望遠的時候,還是需要拿出 XZ-1 來拍攝。

當回國整理照片時,E-M5 與 XZ-1 拍出來的畫質有著十分顯著的差距,不必看 Exif 資訊,也可以很容易辨認出是由哪台相機所拍的照片。前一陣子的九寮溪之行,只帶了 XZ-1 走完全程,回家檢視畫質真是令人失望,每張照片都有如覆蓋著一層煙霧般迷濛,只能說是視覺的胃口被養大的下場。

於是產生找台輕便又畫質佳的備機的念頭,Olympus 去年推出了 E-M5、E-PL5、E-PM2 三款上中下層級的相機,由於使用相同的 sensor,理論上畫質相同,差別只在操作的手感。新款推出後,舊型的 E-PM1 大降價,有水貨商只賣 8000 元,比高階一點的 DC 還便宜,可惜只剩下粉紅色和紫色兩種。只好改變目標,改敗入 E-P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