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09, 2009

晚春

原節子是小津安二郎的固定班底,他們合作了許多電影,其中有三部,晚春、麥秋和東京物語,剛好女主角都叫做紀子,所以有人將這三部電影稱為紀子三部曲。而晚春是原節子和小津合作的第一部電影,也是小津二次大戰結束後復出的第一齣。

許多影評欣賞晚春,都從其中微妙的父女關係入手。周平是個鰥居的老教授,和快要過了適婚年齡的女兒紀子相依為命。雖然父親很擔心過世後女兒的生活將難以為繼,時時催促紀子要快點嫁人,但是女兒依戀父親,擔心婚後父親無人照料,不願意結婚。老爸只好謊稱自己也將再娶,讓女兒安心出嫁。故事的架構也很單純,就像是隔壁鄰居發生的故事,但是裡面蘊含的細節卻是十分豐富,許多化學反應,要在看完電影後才會一一浮現。這部電影處處是內心戲,眼神和表情傳達的情感,比對話還要深刻。

父女關係的分析,前人已經著墨甚深,我也不想再從這方面討論起,但電影裡的一段小插曲卻讓我思考了很久。有人說小津是最日本的導演,但是我覺得他的電影相當前衛,這部電影拍攝於 1949 年,二次大戰才剛剛結束,當時的社會男女婚嫁,還是依循傳統的相親結婚。但是電影裡有個角色,身為紀子的同學,藉由自由戀愛而結婚,卻因為丈夫不長進,毅然離家自力更生,擔任速記員的工作,成為職業婦女,收入頗豐。他就勸女主角放膽結婚,個性不合分手不就好了。完全顛覆當時女生以丈夫為天的想法。

許多人認為紀子不願意結婚是擔心父親乏人照顧,但是我卻不以為然。依戀父親固然是個主因,但紀子本身情感的潔癖才是重點。當知道父親的同事和妻子感情不和,因而離婚另娶年紀比他小很多的老婆之後,紀子覺得這件事很骯髒。當知道父親也將再娶,紀子表現出來的更不只是妒忌,還有道德上無法接受的成分。紀子認為婚姻如果不是建築在感情之上,就不可能有幸福可言,這在當時的想法也是相當前衛。

其實在相親之前,紀子和父親的學生之間微妙的情感也是很有趣的地方。不只父親和姑姑,連打掃的歐巴桑和鄰居都認為他們是一對。但當父親詢問女兒對學生的感想時,紀子笑到嗆到,才透露該學生已經訂婚了。先前有一幕對話也相當微妙,他倆騎腳踏車出遊,到海邊休息的時候,女主角突然說,最近手好笨拙,醃菜都切不斷,連成一條一條的。頓了一下又問說,你在意吃到連成一條條的醃菜嗎?這種表白還真曖昧。可是學生應該也是喜歡紀子的,只是一直不聊解女生的心理,不敢貿然提親。過幾天後,男主角邀請女生去聽提琴演奏會,女生拒絕,男生說我不介意吃到連在一起的醃菜,紀子卻回答說,我想我該換把利一點的刀子了。男生沒約到女生聽音樂會,也不帶未婚妻去,想必未婚妻對音樂沒興趣吧?

這兩個人應該是相愛的,只是兩人都太害羞了,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弄得各自婚嫁,失去了垂手可得的幸福。男生娶了跟自己興趣不合的相親對象,女生嫁給了電影裡一次都沒出現過的男人。我們只知道他是個東大畢業,身材高大的化工廠小開。感覺和紀子父親的形象相差甚遠,應該也不是她會喜歡的類型吧。

有人說我看電影都想太多,導演根本沒有這個意思吧?可是電影好看的地方就是這些沒有演出來沒有說清楚的情節,才會讓人回味無窮,一再想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