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像朗誦中文詩一樣,偶爾也可以落一兩句英詩,曾買了本簡易的詩集來學習,但只背了一兩首就放棄了。直到最近發現一個相當好用的背詩程式:Poems By Heart,裡頭內建男聲與女聲的朗讀,多聽別人念幾遍,利用克漏字學習的方式,很快的每天抽個空,不到兩週就學會十來首詩了。
界面相當簡單,右邊的側欄可挑選詩,左邊的側欄則區分沒學過、正在學、已會背和推薦的詩。底下的選項則可購買新的詩,以及依照作者來排序。每首詩都分成 easy、moderate、hard、very hard 四種難度。
一直想像朗誦中文詩一樣,偶爾也可以落一兩句英詩,曾買了本簡易的詩集來學習,但只背了一兩首就放棄了。直到最近發現一個相當好用的背詩程式:Poems By Heart,裡頭內建男聲與女聲的朗讀,多聽別人念幾遍,利用克漏字學習的方式,很快的每天抽個空,不到兩週就學會十來首詩了。
界面相當簡單,右邊的側欄可挑選詩,左邊的側欄則區分沒學過、正在學、已會背和推薦的詩。底下的選項則可購買新的詩,以及依照作者來排序。每首詩都分成 easy、moderate、hard、very hard 四種難度。
一直在想把使用三年的 Macbook Air 換掉。雖然只是文書工作為主,但是照片批次縮小尺寸、軟體接環景圖等,都會慢到可以去煮杯咖啡。邊打字邊聽音樂,也是常常跳針。網頁出現 Flash 程式風扇就會像飛機起降一般。硬碟的容量也剩下不到 10G,常常跳出警示叫我清理硬碟的空間。本來想要將 Mac Mini 轉移為專門播放音樂的 Server,買一台 iMac 以供家用,畢竟 MBA 還是有移動方便的優勢。但這樣還是無法解決 MBA 的速度問題,因為不想把工作分在兩台電腦處理。還是決定再買一台新的筆電,舊的 MBA 可以專職音響的工作。
自從 Macbook Pro 用上視網膜顯示器之後,機型也從新設計,重量大幅減輕,MBA 除了價格之外,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勢,當然這次換機的目標就放在 MBP 了。只是 MBP 卡在 INTEL 的處理器推出進度落後而久未更新,預計可能要等到 2015 年中以後才有新的處理器可供使用。但等不到明年了。又聽說在日本買蘋果比較便宜,到官網查詢一下果然如此,台灣的筆電加稅價,和日本的未稅價相比,大概可以差到一萬元,且越貴的機種價差越大,這下不好好利用來日本旅遊的機會,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所以昨天才剛從下山,就立刻搭車回東京,就是要利用最後一天來血拼一番。早上先去恵比寿的某家強盜窟被搶劫一番,下一站就到銀座的 Apple Store 參觀。
敗家的旅程,要從去年 iPhone 3GS 老化開始。本來以為 iPhone Touch 可以幫忙戒斷智慧型手機成癮症,但為了恢復 iPhone 的便利功能,反而造成更多煩惱。想要上網,張羅了零元 3G 手機,再用藍牙將網路分享出來。為了定位,又買了藍牙 GPS 給 iPT 配對。但它們彼此的整合效率不彰,運作速度遲鈍,而出門配件一大堆,電池充電器也要多帶,當初應該只要再買一台 iPhone 就好了。
於是繞了一大圈,又回復到原點,只是 3GS 進化為第五代了。這新款的 iPhone 網路上盛傳瑕疵頗多,掉漆刮傷者有之、硬度不佳導致折彎凹陷有之,似乎頗為嬌貴,需要仔細呵護,不能像 3GS 即使裸機使用,經過多次亂摔都沒事。因此新手機一入手,馬上替他穿上盔甲:Otterbox Defender Series for iPhone 5。
這個盔甲共有三層,最內層是上下兩片盒子,上片螢幕的部份附有保護膜,下片的蘋果標誌有鏤空,也有保護膜。下片內部是軟質矽膠。
今秋蘋果發表會,展示了許多包括 iPhone 5 的新產品,但其中最吸引我的目光,卻是第五代的 iPod Touch。於是今年的蘋果稅,就決定繳交這個項目吧!
以往 iPod Touch (IPT),造型和 iPhone 幾乎相同,功能卻大幅閹割,常被戲稱為不能打電話的 iPhone。但 IPT 和 iPhone 相比,不僅不能打電話,處理器、記憶體、相機等規格都遠遜,讓已經有 iPhone 3GS 的我,提不起任何興趣。然而 iPhone 3GS 已經三歲了,自從更新了作業系統後,耗電量劇增。而我家住在巷子內,3G 信號十分微弱,除非將待機設定為 2G,並且關閉網路功能,不然手機經常在搜尋訊號,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可以用光電池。但是關閉上網功能的 iPhone,不就等同於自廢武功嗎?而 Apps 體積越更新就越大隻,跑起來也越來越吃力,所以使用 iPhone 的時間漸漸減少,更糟糕的是,最近連 GPS 的功能都常常斷訊,紀錄航跡的半途,常常找不到位址,所以我的 iPhone 竟然只剩下打電話和傳簡訊的功能。
於是死撐著等待 iPhone 5 的發表,新的 iPhone 螢幕更大、效能更高、相機更進步,和 3GS 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但是外型卻變醜了!個人認為所有的 iPhone 之中,以 3GS 最漂亮。圓弧造型的背板,鑲嵌著一圈金屬框架,真是美麗性感。iPhone 4 之後改得棱角分明,真像便當盒,iPhone 5 變長變薄而外型不變,更是不成比例。最難看的地方是背板磨沙,卻露出上下兩截黑邊,簡直就像貼膏藥般的詭異。目光轉向一同發表得 IPT 5,哇!多彩外殼及圓角收邊,光看照片就口水滿地了。內在規格更是比照 iPhone 4S,真的是不買對不起自己的良知呀!
Steve Jobs 先生很厲害,常常上台演講一番,全世界的蘋果迷就乖乖的掏錢繳交蘋果稅。去年十月底熬夜看新品發表會,發現新版的 Macbook Air,看了真想要。不但輕薄短小,價錢更降到三、四萬元,想到那人老株黃的 Macbook,不但該裂的裂開來了,電池膨脹到把光碟的出口的擠得變形,觸控板也被壓得變得很不靈敏,換筆電的理由應該相當充分了。
研究了新款的 Macbook Air,共有 11 吋和 13 吋兩種外型,我選擇 13 吋,硬碟是 128 GB 的版本,再將記憶體加到 4GB,一月十一日下定,今天就到手了。
我的 iPod Shuffle 已經五歲了,第一代口香糖造型,才一推出連 review 都沒看就入手了。輕小省電的優點,是登山出國運動的最佳良伴,Flash Memory 的設計,比硬碟式的 iPod 耐震多了。雖然沒有螢幕,但是反正運動時只需要耳朵有音樂即可,還可省卻挑歌的麻煩。只是它的電池用了五年也漸漸沒力了。雖然 iPhone 也可以播放音樂,但是它身為手機待機時間已經不長,再播音樂更加浪費寶貴的電力,所以也不是取代 Shuffle 的最佳選擇。上個月 Apple 推出新款的 iPod Nano,體積和電力近乎原有的 Shuffle,容量更是大到 16G,二話不說立刻下定,終於在昨天送來了。而 Shuffle 終於可以退休,進防潮箱和我的第三代 iPod 作伴啦。
iPod Nano 才推出五年就翻新了六代,從長方形變成正方形又變成長條形,最後還加了個相機鏡頭,不變的是招牌的轉盤和後背亮晶晶的鏡面。可是第六代完全大變身,轉盤變成 Apple 目前最推的觸控螢幕,背後還多了個夾子,簡直簡直就是長了螢幕的 Shuffle。
頻頻更新的 iTunes 已經悄悄的來到了 9.01 版了,這次的更新有個很實用的功能,Home Sharing,讓你可以在五台電腦之間分享所有的音樂檔案。假設一個人有台桌上型電腦,所有的音樂檔案都放在裡面,他也有台筆記型電腦,常常帶出去使用。突然有一天,出門的時候想要聽一首曲子,這時除非從桌上型電腦把檔案找出來,再拷貝到筆電裡,不然就只好從原本的 CD 轉錄進筆電中,都是很麻煩的動作。Home Sharing 的出現,正好可以解決這種不方便。
首先,需要一個 iTunes Store 的帳號,由於 Apple 還沒在台灣開店,所以需要申請美國的帳號,但是前提是要有一張登記美國住址的信用卡。還好網路上已有破解方案,請自行搜尋。再來請將所有的電腦裡面的 iTunes 更新到最新版 9.01。最後,請確定兩台電腦間可以互相連線。
接著請打開 iTunes,在左邊的側欄可以找到 Home Sharing 的選項,點選之後,電腦會請你輸入 iTunes Store 的帳號和密碼。確定兩台電腦都用相同的帳號登入之後, Home Sharing 之下就會出現另一台電腦的音樂資料庫了!
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一天要開五六個會議,也不是什麼大忙人手頭上總是有一大堆待辦事項,但我還是很喜歡在行事曆上塗鴉,隨手拿紙列出一天的 ToDo List。以前有 PDA 的時候,最高興的就是在 PDA 上面一一的把大大小小的事情打勾,自從 PDA 遺失了之後,就沒辦法重溫這種樂趣,只是每天要處理的事情不多,其實我的小腦袋就已經足以應付了。
在結識蘋果電腦之後,裡面附贈的 iCal 算是很不錯的軟體,既花俏又可以和網路上的 MobileMe 同步,只是 MobileMe 的連線速度實在很慢,在 PC 上面的顯示效果也很不理想,所以實用性大大打折扣。如果在捷運上突然想知道週末有什麼約會,還要從背包拿出筆電翻開來查詢,這種畫面能看嗎?所以用 iCal 記了一陣子資料,後來就束之高閣了。
第一次看到蘋果電腦是大二時在電腦教室裡,那時對它美麗的照型和精緻優雅的操作方式感到驚艷不已,不過一知道它高貴的身價之後就避退三舍了,那時就立定志向,有昭一日我錢賺夠了就一定要抱一台回家。還好後來 Jobs 先生推出了一系列平價的電腦,讓蘋果夢不再遙不可及,現在入門級的桌上型電腦當然和光華牌的組裝電腦相比還是貴很多,可是筆記型電腦的價位已經和其他大廠相差不多了。可是剛推出的 iBook G3,中文支援和 PC 檔案的傳輸都不太順利,我也不敢貿然躁進。直到一切問題都解決的差不多了,精打細算之後,我也加入了蘋果一族,先買了 iMac G5 後來再換到現在的這台 Macbook。自從咬了口蘋果後就上癮了,這麼直覺美觀細緻的操作界面,讓使用電腦變成一種享受,而看到 PC 和 Windows 的使用者都不禁為他們感到悲哀。
星期二 Apple 又有新產品發表,把各層級的 iPod 都翻新了,但是乍看之下好像了無心意,改了新造型的 Nano 看起來好像遙控器,Classic 只是改容量降價而已,Touch 增加了 Speaker 和降價。但是好死不死喵到了 iPod Touch 的廣告,害我好心動。
可是我已經有 Classic 和 Shuffle 了。前者作為日常生活的隨身聽,後者是慢跑的良伴,定位非常清楚,我不能在為了好玩的理由無謂的花錢。想來想去只有把 Touch 拿來當 PDA 或許有他存在的價值。我使用 Palm 系統的 PDA 到現在也六年多了,最近他的使用率越來越低,只剩下記錄慢跑里程的功能,連電子書都很少拿出來翻看,以前常用的記帳和行事曆功能,幾乎不再碰觸,通訊錄也很少利用到。想想我的 PDA 為何淪落至此,和電腦換成 Mac 系統有很大的關係,Mac 本身就有很棒的 Contact, iCal,而這些工具和 Palm 不容易同步,就算有 Missing Sync 也是很不方便。如果有 Apple 本身自己出的 PDA我會很想弄一台來用用看。
上網查詢 Touch 的使用者,發現真的有人是拿他當作 PDA 來使用的,加上 Apple 將技術規格公開了,第三方的軟體想必會越來越多。如果 Touch 能夠有方便的中文輸入,完整的行事曆攜帶端輸入,理想的電子書和資料庫軟體,方便的記帳和字典軟體,我想我應該就有足夠的理由拋棄多年來效忠的 Palm 了。查了新版 iPod Touch 的價格,還真是心動呢。
當時一時衝動買下了 iPod Classic,馬上就後悔了。從外貌看來,他簡直就是原版 iPod 的廉價仿冒品。他最大的視覺缺點出自鏡面背板。變得比舊板大片,卻造成視覺上的失調,轉角雖然修的比較圓潤,可是前後卻不均衡。儘管他的外表這麼退步,但是用到現在,他的內涵卻逐漸擄獲我的心。
最大的進步就是播放時間了。尿袋再也不需要了,我買的一大堆充電電池也正式退休了。其次就是超大的容量,讓我可以放心的把音樂狂塞進他幾乎不會滿足的肚子裡。他甚至比我的外接硬碟還大,到現在還有一半空白的呢。
但是最大的改變是對音樂聆聽的態度,我再也不需要像使用 shuffle 那樣,先把 playlist 整理好在依序播放,早上出門,戴上耳機後,隨手轉著轉輪,像是挖寶一樣,以前很少注意到的音樂,再次得到注意,讓我重新回到當初購買這些 CD 的感動。
大家期待已久,在網路上廣泛流傳的新 iPod 後來證實只是虛構的照片後,對於 Jobs 將要在 2/28 宣佈的新產品,期待的方向就開始眾說紛紜了。有人說是新的 iPhone,從 Apple 註冊 Mobile Me 和所謂中國接單公司的職員透露的小道消息來佐證,是目前最流行預測。也有人說是新的 iBook 或是新的 Mac Mini。從來沒看過有一家電腦公司可以把新品發表會搞得如此讓大家雞飛狗跳。
結果揭曉,Voila,新的 Intel-inside Mac Mini with remote control,99 美元的 iPod 皮套,和可以接 iPod 的高價奇醜喇叭!一瞬間,地上掉滿的破碎的眼鏡。這三種東西,就是所謂的 FUN NEW PRODUCTS 嗎?一點創意都沒有,Mac Mini 改用 Intel Processor 本來就是意料中的計畫,皮套和外接喇叭都是早有 Third Party 推出的產品,其概念根本就是抄襲。近年來 Apple 的創意已經逐漸縮水,萬年不變得筆電造型一直在考驗大家忍受的程度,iMac G5 的一體成形,早有 PC 推出類似的產品,Mac Mini 更是抄襲准系統的概念。iPod 的造型越做越醜,比例越看越怪,按鍵越弄越難用。說真的,以前哪種新產品一出來就興起的敗家衝動,不但越來越稀薄,連路過水果店那種想要駐足觀賞的慾望,也是越來越稀有了。
Jobs 說得 See you really soon,大家當作笑話聽聽就算了吧!
因為有人見獵心喜,我們就幫他買了個第五代 30G 的 iPod。iPod 做到第五代,基本造型還是沒有多大的變化,正面上方是螢幕,下方為操縱轉盤,背面則為鏡面金屬材質,整體還是白色。新的款式螢幕變大了,可是整體的比例變得很奇怪,轉盤相對照之下變小許多。而他的厚度比以前還要薄,轉角也不夠圓滑,整體看起來就是一個字:怪。
這是什麼東西,是我剛買三個禮拜的 iMac?不,這是 Apple 今天才新推出的電腦,一模一樣的外型和價格,可是注意到了沒,底下寫著 2x faster。這是蘋果許諾已久,Intel CPU 的電腦。
經過四個月的頹廢後,我又開始往往半途而廢的馬拉松訓練,這一次希望可以成功。今天是第一週的長跑,目標是十二公里。許多不利的因素讓我在出發前就感到相當悲觀,心想進度可能又要延後了。首先是病體未癒加上廢弛太久,體力堪慮;而今天天降細雨,操場相當溼滑,而氣溫又偏低,熱身不易。所以今天的目標調降為一圈兩分四十五秒,能跑幾圈就算幾圈。果然才跑到第十圈就開始有點氣喘吁吁,但是一過了這個瓶頸之後,不知不覺就到達二十五圈,最後五圈還可以小小衝刺一下呢。果然過去一圈兩分四十秒的標準太高,才會屢屢功敗垂成。這麼好的開始讓我信心倍增,這次一定可以達到跑玩馬拉松的目標。
我的 CD 收藏很多,當兵時放假及收假在火車上通勤時,常常要帶很多累贅的 CD 在車上聆聽,如果我有 10G 的 iPod,就可以把將近兩百張 CD 隨身攜帶,這是多麼令人興奮的念頭。自從三年前得知 iPod 開始支援 MS Window 後我就很想要一台 iPod,當時青蘋果推出 10G 的 iPod 只要一萬元時,我興沖沖地跑去詢問店員,卻被反推銷 15G 的型號,我記得他的理由是:10G 絕對不夠用。聽起來很神祕似乎很有道理,可是 15G 的價錢卻要一萬五千大洋,當時的我只有當兵微薄的零用金,只好打消擁有 iPod 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