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30, 2010

奇萊連峰第零天:台北到翠峰

對於奇萊山的第一印象,來自大學社團的寒假出遊,那時喜愛登山的活動部長,特別安排了攀登合歡東峰的活動,我們前一晚住在合歡山莊的通鋪,天氣冷的棉被都蓋不暖,一大早天還沒亮,部長就把我們叫起床,準備到山頂看日出。我們一大群人根本對被窩的興趣遠大於日出秀,紛紛賴床不肯出發,等到開始走的時候,天色已經快要大明,才沒爬十幾分鐘的步道,太陽就出來了。於是我們說既然日出已經看到了,那可以下山了吧?當場把活動部長氣到七竅生煙。不過當時部長比劃四周群山,其中奇萊群峰那逆光中黑黝黝的肌理,像一堵牆壁橫亙東方,望之令人凜然生畏,那時就想說有朝一日,希望有機會可以親臨照訪。

當時的我四體不勤,爬奇萊山這檔事一擱就十餘年過去了,直到兩個月前朋友招呼說要不要去走奇萊連峰,想起往事當然一口答應,就開始上網找資料。結果找到最多的資料,居然是各式各樣的山難傳說,想說此行或可遇見另一世界的物質,心情更加興奮。

November 22, 2010

塔曼山

塔曼山又稱多曼山,以附近的原住民聚落而得名。位於台北縣烏來鄉與桃園縣復興鄉的交界,海拔 2130 公尺,是台北縣(新北市)第一高峰,其上有三等三角點第 6263 號。塔曼山位於雪山山脈的支棱,往東南經玫瑰西魔山與巴博庫魯山,抵達雪山山脈的主脊。往西北經拉拉山、南插天山而蔓延成為插天山系。傳統路線的登山口,位於復興鄉的上巴陵,步道總長約 2950 公尺,垂直落差約 480 公尺。登頂後可循稜前往玫瑰西魔山或拉拉山,也可原路下山。沿途雖然山徑陡峭,但步道整理的很清爽,四周是參天的巨木,腳下是盤根錯節的樹根。危險路段有拉繩保護,陡峭的地方也有鋪設枕木。春天杜鵑秋天楓紅,都大有看頭。

原本朋友安排這個月要去走錐麓古道,但是申請入園的動作始終不敵專業的登山團體,午夜沒過幾分鐘,七十二個名額就一搶而空,眼看即將月底,每月一山的計畫即將落空,就安排來走走塔曼山和玫瑰西魔山,若是時間許可,還想算便一探玫瑰西魔池。

我五點鐘就從台北出發,想要早點到達登山口,以免摸黑下山。結果前輩的紀錄沒有仔細研究,車子在上巴陵晃了半天才找到登山口,起登時已經八點半了。且一個禮拜來天天都沒睡好,一下車打了個大呵欠,馬上將計畫縮水成只要爬塔曼山就好了。

November 13, 2010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9-18mm f4.0-5.6

自從有了 E-PL1 之後,輕巧的體重又不減損畫質,真是出外遊玩的最佳主力,Olympus 也陸陸續續將 4/3 的鏡頭,復刻在新的系統上,尤其是後來推出的鏡頭,不但越來越小巧,對焦速度也漸漸追上單眼的水準,甚至錄影的馬達聲都越來越安靜了,真是每顆鏡頭都想要,要不是 Olympus 鏡頭的藍圖推出的緩慢,說不定早已傾家蕩產了。

Olympus ZD 9-18mm 這顆鏡頭入手快要兩年來,其實帶出門使用的機率並沒有很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ZD 12-60mm 這顆鏡頭實在太好用了,以致於需要輕量化裝備的時候,9-18mm 總是很遺憾的放棄了。另外 9-18mm 的光圈實在蠻小的,到了較常用的 18mm 焦段,光圈甚至只剩下 f5.6,在樹林下陰暗的地方,往往無用武之地。但是去年爬雪山的時候,因為 12-60mm 送修,只好帶 9-18mm 上山,在晴天下,廣角鏡的藍天出奇的清爽。因此 m4/3 版的 9-18mm,也成了收羅的對象,於是以送自己生日禮物為藉口,將之迎入門下。

開箱:

November 07, 2010

2010 太魯閣峽谷馬拉松

久聞太魯閣每年十一月舉辦的馬拉松,路線由中橫牌樓到天祥再折返,沿途飽覽太魯閣峽谷壯麗的風光,早就心儀已久,所以朋友 L 君開口邀約馬上就答應了。朋友安排前一晚在花蓮大使飯店住宿,我們搭乘一點五十分的自強號從羅東出發,三點半左右到達花蓮,搭乘飯店派來的交通車到達旅館安頓之後,接著出門品嘗花蓮著名的扁食、包子、蚵仔煎等美食,順便幫明天的運動儲備能量。回到旅館從朋友手中接過明天的號碼布、晶片等資料,翻開秩序冊研究一下路線,看到標高圖當場倒吸一口涼氣,居然落差高達快五百公尺,真是太恐怖了,本來還想說或許有機會創下 PB,這下能在規定的六小時內跑完就要偷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