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ennheiser.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ennheiser. Show all posts

August 04, 2013

Sennheiser PMX 685i SPORTS

一向陪伴我慢跑的 Denon C710 故障了,拿 IE80 替代,又有點捨不得。試著用 iPhone 附贈的 EarPods,無法固定在耳道中,經常掉出來,只好再買個新耳機來當作慢跑教練。當提到運動用的耳機時,音質就不再是唯一的考量,尤其是慢跑用的耳機,個人認為挑選的重點包括:

  1. 舒適:輕巧無負擔,不悶熱。能穩定固定於耳道中,不容易滑脫。
  2. 堅固耐用:禁得起拉扯、振動或搖晃。
  3. 隔音性:能夠稍微隔絕外界的噪音,卻又能聽到一定程度的環境聲響。因為在戶外運動時,需要能警覺到靠近中車輛與動物。
  4. 防水防汗:適合雨天慢跑,滿頭大汗也不擔心弄壞耳機。
  5. 耳機線的設計:線材不宜太短,以免手機無法放在褲子口袋。接頭最好是 L 形,比較不會拉到線就鬆脫。若能有線控功能就更加分了。
  6. 價格:當然不能太貴,畢竟是某種程度的消耗品。

總合使用多年的 C710 經驗而言,耳道式的設計,可以穩固的待在耳朵中,但戴久了容易產生耳壓不平衡。且麥克風效應顯著,腳步聲、線與衣服拍打聲都必須時間來習慣,其實並不適合運動使用。這次為了尋找新教練,生為聲海控的我,當然第一步就是上官網找找看有沒有相關產品囉!結果家大業大的 Sennheiser,果然有推出五款運動耳機,還是與 Adidas 聯名發表的呢。

官網:http://en-de.sennheiser.com/headphones/sennheiser-adidas-sport

這些耳機為了能幫助固定,有些是耳掛式的設計,因為會影響到眼鏡的佩戴,因此優先排除。再根據網友的推薦,挑選了頸掛式的 PMX 685i。由於急需使用,無法等到回台北試聽與訪價,網購價以蘋果官網最便宜,就向台蘋下單,於日前送到羅東來。

July 25, 2013

Sennheiser IE 80

雖然喜愛 Beyerdynamic DT990 的表現,但該公司令人搖頭的組裝品質,讓我決心再也不碰他們的產品。為取代 DT990 而購入的 HD25 II,讓我愛上了 Sennheiser 這個廠牌,輕便而攜帶方便,更有不輸大耳罩的優秀音質,陪伴我度過每個夜晚。雖然 HD25 令人沈醉,但它夾頭的特性,讓人無法久戴,大約只能忍耐一個小時就必須取下來休息。且戴上耳罩後只能正襟危坐而無法側睡,以至於無法放鬆的享受音樂,因而興起購買入耳式耳機的念頭。

上網搜尋發現 Sennheiser 最近推出了旗艦的入耳式耳機,IE800,定價居然將近台幣三萬元,雖然網友將它的表現形容的有如飛天遁地般厲害,但與其花上這麼一大筆錢來買入耳式耳機,不如將相同的預算拿來投資在耳罩耳機。但即使是 Sennheiser 前一代的旗艦 IE80,台灣要價也要一萬七千元。雖然台灣音響界價格極不透明已經到了惡名昭彰的程度,售價往往與定價有不小的差距,但據說最便宜的店家也只少了不到四千元,仍是難易下咽的高價。

據說德國亞馬遜賣的 IE80 乃是全球最低價,上網查證果然沒錯,定價只有 199 歐元,加上關稅、運費,也只要換算約 8300 台幣,算盤打完後理智立即斷線,以自己換工作滿四年為藉口,送自己一個小禮物。下單後,除了因為貨機故障,在科隆耽擱了一天之外,只用了四天就送達手上。

January 22, 2013

Sennheiser HD 25-II

上上週回家省親的時候,不慎將 Denon C710 遺留在台北,以至於一個禮拜都沒有睡前音樂可以享受。雖然試著使用 Beyerdynamic DT990,但 ipod touch 畢竟無法推動 250 歐姆的家用耳機,雖然音場寬大卻十分空虛,這時就興起拜入一台隨身小耳罩的念頭。由於我有死忠粉絲的習性,自然先從 Beyerdynamic 這家廠牌研究起。Beyerdynamic 最近推出 Tesla 的新科技,號稱能夠提高驅動效率,增加動態能量與減少訊號損失。基於此技術所推出的旗艦耳機 T1,廣受粉絲好評與愛戴,但此機價位不但超出預算,且顯然不能用隨身播放裝置驅動,所以雖然欣羨不已,卻暫時不在口袋名單之中。然而一家公司為了大小通吃所有客源,自然不能一機走天下,接著又推出一系列各價位帶的版本,其中最吸引我的是 DT1350 這款監聽耳機。

上週六回台北之後,立刻直奔台北三大耳機店之一,位於開封街的店面,向店員先生開口詢問此機。外觀的第一印象十分良好,耳殼的烤漆質感細緻,整體就像藝術精品。配戴上果如網友所稱,稍有夾耳現象且重量有點沉重。隔音效果顯著,但不致於完全聽不到背景噪音。先試聽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入耳覺得音粒十分清晰,反應速度明確,收音十分迅速,然而音場卻非常扁平,雖然樂器的橫向定位清楚但縱深不足,缺乏立體感,當時以為這是一般密閉式小耳罩的通病。接著試聽一些合唱曲與白遼士的夏夜,三頻均衡而舒適,略帶點音染卻能將人聲烘托得相當順耳。除了音場不夠之外,其餘表現都符合預期,當下就決定要入手了。當然還是照例請店員先生介紹同價位帶類似的耳機,店員先生立刻推薦同廠牌的 T50P。T50P 一聽之下解析力就被比下去了,雖然配戴較為舒適,且阻抗較低,但播放拉威爾的 Daphnis et Chloe 第二組曲時,弦樂快速下行的段落,糊成一片聲響,顯見反應速度與解析度都不及格。就在胸有定見之時,店員先生又拿出另一款耳機:Sennheiser HD 25-II,說是最常與 DT1350 相比較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