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12, 2008

拉二

每年到了晝短夜長的時後,體內的灰色基因就會蠢蠢欲動,聽音樂的傾向也會偏向灰色,一不小心還會火上加油對人生產生厭倦。以前迷戀大地之歌的時候,聽到最後歌者描述馬勒的烏托邦,配上鋼片琴的琶音,簡直是催淚到不想活了。後來又愛上威力更強的馬勒第九,我把它稱為馬勒的悲愴,樂曲架構類似且意念也相近,但是不需要像柴氏那樣哭得要死要活,也不像大地之歌那樣有歌詞幫助,讓人厭世的指數卻更加破表。如果配上濫情到無限大的伯恩斯坦,我看完 DVD 卻到現在還活著還真是奇蹟。

當兵的時候迷上馬斯奈的維特,裡面的夏綠蒂簡直是我的寫照,明明心裡想的是一回事,卻又道貌岸然自己找一大堆理由違背內心的選擇,整個第三幕情緒表達之深刻,沒在其他的歌劇聽過。當時下部隊,真正碰上軍隊化的管理,一切官大學問大,在極度不適應的情形下,每天沈浸在馬斯奈音樂裡面無法自拔,差點要效法維特去了。

前一陣子因為外接硬碟摔壞,整個音樂資料庫也跟著毀了,還好還能從 iPod 裡挖回來,可是四十幾天的音樂演奏次數全部歸零,只好每天從頭開始播放。最近播到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剛好和最近高漲的灰色基因產生共鳴,一聽再聽欲罷不能。當年剛考上大學的男生到要成功嶺受訓,報到前一天晚上,我想到接下來有一個多月都聽不到音樂,就起床挑了一片 CD 來聽,挑到的就是這首曲子,聽完弄的眼框泛紅,搞得上成功嶺好像生離死別一樣。

這首曲子是有典故的,聽說作曲家作曲遇到瓶頸,開始質疑自己的天份,越想越鑽牛角尖,竟然得了重度憂鬱症,後來得到精神科醫生的開導,慢慢的恢復自信,就在治療時候他開始創作這首曲子,曲成之後憂鬱症也痊癒了,作曲家就把這首曲子提獻給醫生。曲風也反應了作曲家的心情轉折,由陰鬱漸漸的開朗起來,所以致死率不像前面提到的這麼厲害。可是唯美綿長的旋律線條的催淚效果也是一流的。我最推薦 Richter 的詮釋,因為比起一些只會炫技,把曲子彈得好像上班的公務員,只有他可以在前面八個和絃就把我弄哭。

2 comments:

  1. 法文的不幸(Malheur)發音跟Mahler幾乎一樣,甚至有首歌就叫做Malheur de Mahler (馬勒的不幸).可見這人的悲劇性從名字就開始了。 老實說,我聽不太出馬勒那種深層的悲哀。心情不好的時候,聽布拉姆斯還比較容易產生共鳴。尤其是豎笛sonata No.1,那種風中曳燭般的憂鬱,常讓心情更加盪到谷底。。。
    大學的時候買了架鋼琴擺在小房間裡,每天眼睛睜開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一天定位。心情好的時候是Mozart日,滿腔熱情時是Chopin日,鬱悶時是貝多芬日。年紀越來越大之後,發現我的每天都是巴哈日。Toccata & Fugue已經變成我的日常生活寫照了,連Goldenburg都有點太過激動了呢。呵呵。
    請問你懂德文嗎?怎麼聽懂大地之歌的呢?我也蠻想知道他們究竟在唱些什麼?
    (Sorry,一不小心就拉拉雜雜寫了一堆。)

    ReplyDelete
  2. 謝謝你的分享。其實我不懂德文,需要對照英文翻譯來了解意思。還好德語和英語相近,可以稍微猜一下。這個網站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如果 CD 沒有附翻譯,我就常去那裡找。http://www.recmusic.org/lieder/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