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9, 2015

南アルプス南部縱走,第一日:椹島到千枚小屋

在日本的三座阿爾卑斯山脈中,北阿爾卑斯山脈已於 2013 年在水晶岳上走破。中部阿爾卑斯山脈,也在去年的木曽駒ヶ岳完成。而南阿爾卑斯山脈,卻還剩下南部的四座百名山尚未拜訪,自然成為今年日本登山之旅的首要目標。南阿爾卑斯山脈南部共有「悪沢岳」、「赤石岳」、「聖岳」與「光岳」這四座百名山。不像南阿其他部分,因為開發較晚,交通較為不便。各山主要的登山口,分佈在東側的東俣林道,夏季的七、八月份,有預約制的大巴士,運行於靜岡火車站與林道入口的畑薙水壩,這是最方便的入山途徑了。位於西側長野縣這一邊的登山口,較少大眾交通工具可利用,大多需要自駕,或請計程車幫忙,才有辦法進入登山口。

根據過去在日本登山的經驗,夏季水汽非常旺盛,往往不到中午山頭都已經大霧彌漫,無景可賞。加上夏季還要提防過長的梅雨季和不時來攪局的颱風,所以還是利用秋高氣爽的季節來日本登山,才能盡情享受美景,而不是盡情使用乾燥室來烘乾衣服。雖然夏期從靜岡火車站發車的巴士,只運行到八月底,還好還有去年利用過的,由每日新聞社營運的夜行巴士,可以往返登山口及東京市區。考慮到南阿爾卑斯山脈南部的幾間重要的山小屋,只營業到九月底為止,就將今年的日本登山之旅,定在九月下旬,只是缺點將碰到十分難得的日本敬老節與秋分節相連的五日連續假日:Silver Week。

以下是預計的行程與地圖:

【1日目】 椹島~千枚小屋
椹島ロッヂ(08:00)・・・滝見橋(08:15)・・・吊橋(08:25)・・・小石下(09:40)・・・清水平(10:55)・・・蕨段(11:50)・・・見晴岩(12:15)・・・駒鳥池(13:20)・・・千枚小屋(14:10)
【2日目】 千枚小屋~悪沢岳~赤石岳~百間洞山の家
千枚小屋(04:30)・・・千枚岳(05:15)・・・丸山(06:10)・・・悪沢岳(東岳)(06:50)・・・中岳(08:15)・・・前岳(08:40)・・・荒川小屋(09:45)・・・大聖寺平(10:25)・・・小赤石岳(11:30)・・・赤石小屋分岐(11:45)・・・赤石岳(12:05)・・・百間平(13:40)・・・百間洞山の家(14:20)
【3日目】 百間洞山の家~聖岳~茶臼小屋
百間洞山の家(04:30)・・・大沢岳(05:35)・・・中盛丸山(06:25)・・・小兎岳(07:05)・・・兎岳避難小屋(07:45)・・・聖岳(10:00)・・・奥聖岳(10:40)・・・聖岳(11:00)・・・小聖岳(12:00)・・・薊畑分岐(12:45)・・・南岳(14:20)・・・上河内岳(15:30)・・・横窪沢分岐点(16:40)・・・茶臼小屋(16:50)
【4日目】 茶臼小屋~光岳~茶臼小屋
茶臼小屋(04:30)・・・横窪沢分岐点(04:45)・・・茶臼岳(05:05)・・・希望峰(05:55)・・・仁田岳(06:10)・・・希望峰(06:35)・・・易老岳(07:45)・・・三吉平(08:50)・・・イザルガ岳分岐(09:50)・・・イザルガ岳(10:00)・・・イザルガ岳分岐(10:15)・・・光小屋(10:25)・・・光岳(11:05)・・・光小屋(11:40)・・・イザルガ岳分岐(12:10)・・・三吉平(12:45)・・・易老岳(14:00)・・・希望峰(15:30)・・・茶臼岳(16:40)・・・横窪沢分岐点(16:55)・・・茶臼小屋(17:05)
【5日目】 茶臼小屋~畑薙第一ダム
茶臼小屋(06:30)・・・樺段(06:50)・・・横窪沢小屋(07:45)・・・ウソッコ沢小屋(08:50)・・・ヤレヤレ峠(10:00)・・・畑薙大吊橋(10:20)・・・沼平(11:10)・・・畑薙第一ダム(11:30)

地圖連結:https://www.google.com/maps/d/edit?mid=zMB8Set_4lYs.kjv4CemGOyOE&usp=sharing

行程紀錄:

September 17, 2015

Epson MZ-500B 測試

如果只是登山錶外加紀錄 GPS 航跡的功能,也不會讓我想買這個手錶,Epson 在小錶面又要省電的限制下,還是做到了簡易導航的功能。經過了三次郊山的測試,當然手錶還是無法取代手持式的 GPS,然而在導航上卻仍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並添增登山的樂趣。

怎樣在手錶上實現登山導航的目的呢?主要可以分成出發前的準備、行進間的使用,與健行後的整理三方面。

出發前的準備

首先要讓手錶裡有航跡檔,它才能幫你導航。而手錶有三種方法取得航跡:一是內建的昭文社日本百名山登山路徑,但很可惜目前手錶內建只有富士山的吉田線此一航跡而已。二是利用手錶已經記錄過的航跡,當然先決條件是你已經使用過且走過相同的地方,才能拿來導航。第三種是自己編輯航跡,在上傳到手錶中。

為了增加編輯航跡的功能,Epson 的 Runsense 網頁,特別開發了新的功能。首先,在網頁中選擇新增路徑檔。路徑檔的編輯,也有三種方式,其一是使用過去編輯過的檔案,其二是匯入別人的 GPS 檔案,其三是自己在地圖上打點。匯入 GPS 檔案是最簡單的方式,但缺點是不能自行編輯航點。而自己在地圖上打點的方法,雖然感覺有點笨,但其實還蠻簡單的。

第一步編輯路徑。首先打開地圖,網頁提供三種底圖,採用 Openstreetmap 的 MapQuest、日本國土院地圖和 Bing 的地圖。在台灣使用,當然無法利用日本國土院的圖資。不過由於越來越多熱心的網友編輯 Openstreetmap,台灣熱門的山徑都已經可以顯示。以鳶山縱走為例,將地圖拉到起點鴛峰路口,在依照道路的路線開始打點,如果打錯點了,也可以取消。這裡要注意的是,MZ-500 只支援五百個以內的航點,如果要路線能夠越圓滑,自然要多打一些點,但如果超過 500 點,雖然仍然可以存檔,卻無法匯入手錶使用。

September 16, 2015

Epson MZ-500B 開箱

自從入手 Epson SF-710S GPS 腕錶之後,使用了一年還算相當滿意。訓練資料上傳的網站,經過一年的改進,也算是夠用了。而最讓人稱道的是其超級省電的科技,每秒記錄 GPS 位址,竟然可以維持 30 小時的記錄時間,平時鍛鍊不需要天天充電,拿來記錄超馬比賽更是綽綽有餘。而機身還有提供高度表(以 GPS 位置來估算),可以提供目前海拔高度與坡度的資料,適合山徑越野跑者來使用。而長時間的電力與記錄高度的功能,讓人想到或許可以利用它來記錄登山資料。所以去年在日本攀登「甲斐駒ヶ岳」時,就曾試著拿來記錄。好處是隨時手一舉起來,就知道目前爬升的高度,但使用到第二天時,再開啓 GPS 的將近十二個小時後,電力卻只剩下一格(充飽為三格)。加上小錶面自然不可能提供圖資,也沒有羅盤、氣壓計等功能,還是無法取代傳統手持式 GPS 的登山導航,後來的登山健行活動,也就不再用 SF-710S 來記錄了。

沒想到 Epson 似乎聽到了使用者的心聲,今年年中真的推出了登山用的 GPS 腕表,採用更先進的獨家省電技術,在開啟 GPS 的情形下,最長可使用到 110 小時。原先就有的測步用加速器之外,再安裝了氣壓計、電子羅盤和溫度計,除了小錶面無法查詢圖資之外,幾乎是滿足登山者的各種需求了。於是在預購期間,就訂了一隻,請代送公司送來台灣。

September 14, 2015

槓子寮山、槓子寮砲台

「槓子寮山」位於基隆市中正區,海拔標高 163 公尺,山頂設置有二等三角點 第 1168 號基石、一等衛星控制點與基隆市都市計劃控制點,列名為台灣小百岳之一。根據中研院地名檢索系統的解釋,此山以位於「槓子寮」聚落(現在為「美的世界」社區)得名,「槓子」是原住民語的陷阱之意,因此這裡可能是過去原住民的獵場。

然而比槓子寮山更為出名的,是附近的「槓子寮砲台」。以下關於槓子寮砲台的介紹,錄自基隆市政府的告示牌:槓子寮砲台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原名為基隆要塞槓子寮堡壘,屬於基隆市信義區。位於基隆港右翼山陵高地,俯瞰基隆嶼和八斗子海域,由於東西延伸極廣,有效的監控基隆東北側海域,為基隆要塞司令部所轄眾多防禦炮台之一。今日所見砲台設施,多為 1900 年至 1908 年間所興建完成,為日軍因應日俄(日露)戰爭的整備需求,在清代砲台基礎上改修而成。槓子寮砲台有砲座區、觀測區、庫房區和兵舍生活區之分,包括榴彈砲座(28 釐米榴彈砲)、平射砲座(鋼製 9 釐米速射加農砲)、砲具庫、觀測所、彈廠、將校室、兵舍、儲水所、監守衛所、廁所等設施,其中兩兩砲座間的陶管傳聲筒設施,為本砲台特色之一,由於個設施於光復後未有大幅更動,因此留存極為完整,為日治時代基隆最有代表性的砲台案例。

為了運送砲彈與士兵,通往砲台也有可行車的道路。若開車由祥豐街轉立德路、經二信中學後可直達砲台入口,然而缺乏停車空間,只能在路旁較寬處找位子停車。另外從北側海邊的海洋大學進入,可沿著「龍崗步道」上山,此步道為沿溪而行的水泥小徑,沿途生態豐富且陰涼舒適,可說是海大的後花園。走龍崗步道上山,終點位於槓子寮山與砲台之間。

根據氣象預報,這週日東北季風增強,東北角將是陣雨的天氣。於是計劃來攀登步道設施完善,可以撐傘登山的槓子寮山,完成基隆市的三座小百岳,再順便遊歷砲台。

行程紀錄:

  • 日期:2015 年 09 月 13 日星期日
  • 天氣:晴時多雲偶陣雨
  • 人員:庸人一名
  • 嚮導:法蘭克前輩詳實的行程記錄
  • 交通工具:小轎車、雙腿
  • 航跡圖:

September 08, 2015

鳶山縱走:鳶山(福德坑山)、五十分山、烏塗窟山、娘子坑山

「鳶山」位於新北市三峽區,因為山形如展翅的鳶鳥而得名,列名小百岳之一。參閱多篇遊記,都註明鳶山位於無線電台旁的無基點石頭山。然而經建三版的地圖,卻是將鳶山標在福德坑山的位置。鳶山是位於大漢溪與三峽溪之間的獨立山系,雖是一排低矮的丘陵,但從平地遠望氣勢不凡。主峰所在的「福德坑山」,海拔 321 公尺,山頂設置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第 1103 號基石。攀登鳶山的路線十分複雜,南、北方向都有相當多的登山口通往稜線。也可一路沿著稜線,從三峽老街出發,經過「福德坑山」、「五十分山」、「烏塗窟山」、「娘子坑山」而抵達桃園大溪。

由於八月份風災與連日降雨,許多山區路況不明,只好先跳過中級山,改挑一些步道系統完善的路線來走。而這週末預報天氣十分良好,正好適合較長距離的健行,於是決定來走一趟鳶山縱走。

行程紀錄:

  • 日期:2015 年 09 月 06 日星期日
  • 天氣:晴
  • 人員:庸人一名
  • 嚮導:馬克前輩原蟲前輩詳實的行程記錄以及 GPS
  • 交通工具:小轎車、捷運、公車、雙腿
  • 航跡圖:

August 31, 2015

紅淡山

「紅淡山」位於基隆市仁愛區,海拔 210 公尺,山頂設置三等三角點第 1024 號基石,列名台灣小百岳之一。根據市政府製作的介紹牌,紅淡山原名「蛇山」、「雙龍山」、「鳥嘴峰」等,後因山上種植「紅淡比樹」而以樹得名。雖然山勢不高,但因緊鄰基隆市區,且植被與自然生態相當豐富,有如基隆的後花園。因此步道系統相當複雜,山麓遍佈著廟宇及休息站。

八月以來的每個週末,不是做颱風就是西南氣流,悶在家裡都快發霉了。這週日早起發現連日來的雨勢似乎比較緩和了,趕緊上網查詢資料,找個比較不受下雨影響,且步道系統完善的郊山來走走。稍微研讀了一下古道達人 Tony 前輩的記錄後,決定來爬紅淡山。

行程紀錄:

  • 日期:2015 年 08 月 30 日星期日
  • 天氣:陰雨
  • 人員:庸人一名
  • 嚮導:Tony 前輩詳實的行程記錄與 GPS
  • 交通工具:小轎車、雙腿
  • 航跡圖:

July 31, 2015

中央尖山:第三天,香菇寮遺址營地回到思源埡口

今天是回家的日子,從香菇寮出發,要先翻越介於中央尖溪與南湖溪之間的松樹山,落差約五百公尺。再從南湖溪溪底爬回木杆鞍部,落差約三百公尺。再越過多加屯山與水利三角點後,就比較輕鬆了。

南湖溪

行程紀錄:

  • 日期:2015 年 07 月 25 日星期六
  • 天氣:晴時多雲
  • 人員:庸人一名
  • 嚮導:嘉義縣登山協會dolphin8432 前輩詳實的行程記錄
  • 交通工具:小轎車、雙腿
  • 距離與高度差:15.9 公里,+1200m -14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