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3, 2012

石燭尖、九龍山、峰頭尖

新北市平溪區除了以天燈與煤礦遺跡著稱之外,因為是基隆河的源頭,飛瀑流泉也是聞名遐邇。附近山頭林立,多尖峰危崖,其中菁桐周圍的三座尖峰:「石筍尖」、「薯榔尖」與「峰頭尖」,並稱為「平溪三尖」。三尖之二於三年前完登之後,剩下的峰頭尖一直沒有機會來訪,這個週末天氣預報為峰面過境的雨天,本來沒有安排活動,但週六見到耀眼的陽光,週日一早天氣也不錯,上網查詢發現台北晚上下了場暴雨之後,天氣也逐漸好轉,一時興起決定利用半天,將平溪三尖剩下的峰頭尖補完。

上網搜尋資料,發現主流路徑由菁桐的白石腳來回峰頭尖,是最短的路線,此外也有出玉桂嶺或東勢格古道的途徑。另外也找到悠閒派古道達人 Tony 前輩,曾經從平溪國中經瓜寮坑溪步道起登,連走峰頭尖東峰與主峰,出白石腳到菁桐的 O 型縱走,稜線上峰峰相連,似乎比白石腳來回還有趣,於是決定採用。

行程紀錄:

  • 日期:2012 年 4 月 22 日星期日
  • 天氣:陰時多雲偶雨
  • 人員:庸人一名
  • 嚮導:Tony 前輩詳實的行程紀錄和 GPS
  • 交通工具:小轎車、雙腿

由於是臨時起意,且石筍尖、薯榔尖都很好走,誤以為峰頭尖也是如此。於是連前輩的航跡與紀錄都沒有列印,只帶了 GPS、雨衣、頭燈、零食、飲水就出發了,開車走國五,穿越雪山隧道後,從石碇交流道下,右轉 106 縣道,一直開到平溪國中,校門口前方的免費停車場已經客滿,只好再往下開一小段將車子停在路邊。

11:30 平溪國中登山口

走到平溪國中右前方,階梯登山口旁有兩塊地圖,爬上幾層階梯後,左邊岔路旁有個廢棄的磚沏屋舍。接著經過慈母嶺的登山口後,有幾間民宅,門口一位抽煙的大哥告訴我前面已經沒路了,沒理會他繼續前進。昨夜的大雨後小路上都是水窪,泥濘又溼滑,經幾塊菜園後,步道依山壁興建,右手邊是瓜寮坑溪。幾位農人挑擔擦身而過,小路遇到攔沙壩就中斷了。



11:40 攔沙壩

一位漁人在攔沙壩形成的小水塘垂釣,見對岸布條飄揚,便從壩頂橫越過溪,接著行溪水左岸,路徑略顯原始。

11:50 步道終點

途經右手邊的階梯不取,繼續沿著黑色塑膠水管前進,沒多久步道止於溪水的支流,右邊是個大塊岩壁,想要高繞過溪,卻是溼滑且植物密生,在此來回找路了近十分鐘,都沒看到步道的痕跡,可見民宅大哥所言甚是,瓜寮坑溪步道疏於維護,已經廢道了。(註:其實是走錯路而不知)

12:05 石洞

左思右想,記起有紀錄從石燭尖可以經九龍山縱走峰頭尖,於是退回過攔沙壩後的階梯,取道往石燭尖前進。上到梯頂後往右轉,眼前是一大一小的滴水石洞,從石洞前方左轉,行大石壁腳陡上,接著有分稜線路與腰繞路,取稜線路攀岩而上,雖然前人鑿石有踏點,但溼滑仍須小心慢行,爬上一小段稜脊之後,又有分出腰繞與稜線路,繼續取稜線路而行,再度攀岩而上,跨過一處落差不小的坑洞,上到一塊大石,前頭就是造型獨特的石燭尖了。



12:15 石燭尖

石燭尖為扁長型的巨石,無基點,與 GPS 標定的地點不同,無法攻頂,但可坐在旁邊的小山頭欣賞。此處山頭可以飽覽平溪周圍的群山,峰頭尖連稜在南方連綿不絕。
石燭尖
峰頭尖
左薯榔尖、右石筍尖

13:05 展望點(九龍山?)

披襟當風休息十分鐘,原路退回第二次腰繞岔路,往九龍山方向前進,經過傾斜的石壁腳。再前行沒多久又分出稜脊與腰繞路,這次取腰繞。接著石塊樹根路陡上一小段,來到一處小平台,接下來的山路平緩多了,再次經過另一處小平台,突然心念一動,拉起褲管檢查,果然一隻螞蟥蠕蠕而動,立刻將之請到路旁。回家察看紀錄,第二平台似乎就是九龍山的位置。當時不知,繼續往前走沒多久,又開始攀岩陡上。途中左手邊一條短岔路通往大石,往東可展望雄偉的中央尖,看 GPS 將此石標定為九龍山,但九龍山標高 490 公尺,此處已經高達 520 公尺,應該又是誤植。
小平台,應是真九龍山
假九龍山的大石
展望中央尖

13:20 上稜

樹林內小段平路後,又要開始攀藤附葛,沒多久爬上芒草叢生的稜線,有斑駁藍天標示,說明峰頭尖左轉再 70 分鐘。不疑有他,左轉拉著樹根滑進入樹林,小心緩行約十分鐘後,右手邊稜脊上出現良好展望。若我朝著位於西方的峰頭尖前進,右手邊應為北方,理應見到薯榔與石筍,此時卻沒看到這兩座熟悉的山峰,連忙檢查 GPS,原來走反方向了。只好爬回上稜點,浪費了二十分鐘。回到正途後,先鑽過小芒草堆,在進入稜脊區,在溼滑的石塊上上下下不亦樂乎,有些拉繩已經長滿青苔不敢使用,只好儘量降低身軀,慢慢探詢落足點。樹林縫隙看見前頭峰頭高聳,以為就是峰頭尖,拉繩而上發現從上稜點來此只用了半小時,且小山頭沒有基石,往前看峰頭尖的雙尖還在遠遠的前方,只好下坡繼續往前走。
方向指反的指標
假峰頭尖
稜脊
真峰頭尖

14:20 四岔路口

下降到小鞍部,直行往玉桂嶺產業道路,右下往峰頭尖,左邊隱約有路,不知道是不是通往東勢格古道?取右下腰繞 582 峰,回頭看氣勢不凡。
四岔路口
稜脊路
氣勢雄奇的 582 峰

14:50 三岔路口

走到下白石腳的岔路,往前再五分鐘就可登頂。登頂前還有個假山頭,所以要再上下一次才會走到基石處。
岔路
最後陡上

14:55 峰頭尖

峰頭尖為平溪三尖之次,海拔 609 公尺,其上有「內務局」圖根補點一顆,山頂腹地狹長,直行可通往藤寮坑,四周密林展望受限,僅北方可眺望薯榔尖。快速嗑掉中餐,十分鐘後往回走到三岔路口。
峰頭尖
北方之展望

16:05 白石腳登山口

白石腳登山口上來的步道也不好走,先沿著乾溪溝下降,一路上都是陡峭溼滑,青苔密佈的石塊,緊抓著四周的細小枝幹慢慢下降,途經一片小空地,可讓大隊人馬休息,接者又是之字石塊樹根路,路過多處岩壁,坡度減緩聽到溪水盛大,來到竹林前方過溪到左岸,接著再度過溪兩次,來到山凹平坦處,闢建成為菜園,農人引水建成小池塘,有睡蓮與小鴨,回望峰頭尖於樹林後方,不甚顯眼。再過一次溪之後,來到右岸經過小水壩與取水沈箱,道路漸寬好行,經過寺廟之後,不一會兒再度陡下到了登山口。
過溪
小水壩
登山口遙望石筍尖

16:35 回到平溪國中

先走產業道路來到白石村,再往回走到平溪國中取車。沿途基隆河左岸薯榔與石筍兩尖十分明顯,右岸的峰頭尖山頭林立,卻不知哪一座才是主峰?

回家上網察看,原來瓜寮坑溪步道,在走到攔沙壩之後,要離溪左轉上坡,走上山腰的步道,結果我卻右轉過溪,走到了石燭尖的岔路。雖然誤打誤撞也有驚喜與意外收穫,但還是要做好事前準備,才是安全登山之道。峰頭尖連稜雨後十分溼滑,建議山友應該等多日晴天將石頭曬乾後再來拜訪,可以享受類似筆架連峰的樂趣,卻較少有人工設施降低刺激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