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1, 2009

雪山主東北,第二天 (11/18):迷霧中的聖稜

五月時攀登南湖大山的途中,隔著大甲溪谷,雪山的屋脊總是不停的讓人回首凝視,夕陽西下時刻,在下圈谷底眺望著雲海的對岸,孓然孤高的海上長城,真讓人想駕著一葉扁舟,駛向那神聖的稜線。

聖稜線起自大霸尖山,終於雪山主峰,其間亂石嶙峋,兩旁是絕崖峭壁,其中雪山北峰至主峰之間這 4.3 公里的稜脊,稱為聖稜的南段,高度全在 3580 公尺之上,行走其上,向北最遠可以看見陽明山,西側整個桃竹苗地區盡入眼簾,東邊則是武陵四秀和南湖中央尖,就像走在巨龍的背脊上,沒想到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有機會實現在南湖圈谷許下的心願,而前一天遇見剛要從 Y 聖下山的山友,對聖稜的絕景讚口不絕,號稱殺了一千多張照片,讓我們更是心動不已。

我們預計從三六九山莊出發,經過黑森林到達雪山圈谷的底部,沿著圈谷左側的盆邊上攀抵達主峰,接著開始走聖稜線,經過北棱角、凱蘭特崑山,在雪北山屋午餐後,抵達雪山北峰,再沿原路回到凱蘭特崑山,從旁邊的碎石岔路下切到黑森林的水源地,最後回到三六九山莊,總共約十四公里的路程。由於全程走在空氣稀薄的高山上,加上山勢陡峭、稜線的地形崎嶇,無法快速通過,平均需要十二到十五個小時才能完成這趟行程。

經過前一天的觀察,領隊認為本隊隊員皆屬健腳,雖然小弟常常墜後,但也可以保持在視線範圍內,所以應該有實力以十一個小時完成今天的路程。所以我們悠哉悠哉的吃過早餐,燒了開水,六點鐘天色大明之後才出發。飄了一晚的雨,到了清晨已經化為薄霧,形成雲海飄盪在七家灣溪河谷。

繞到山莊後方的白木林,去年火災後焦黑的樹幹仍然怵目驚心,但野草箭竹已經逐漸收復失土,生機盎然。

整片草坡的邊緣鑲著一列巒大花楸,火紅的樹葉和果實,炫示著秋天的美麗。

進入黑森林之後,四周都是筆直的冷杉,之前以為黑森林因為茂盛的森林遮蔽日光,其實是因為冷杉的毬果色黑而得名。

日光透過薄霧射入森林,照映著遍地的苔蘚,隱隱透著金黃的光華。

偶爾一兩聲鶯啼婉轉,迴盪在這非假日的清晨,我們八人漫步在這如夢似幻的森林裡,輕盈的腳步,生怕破壞了靜謐的氣氛。

由於熱脹冷縮,將巨大的石塊裂解成壯觀的石瀑。

這苔蘚上的水滴,竟是大甲溪的源頭。

美麗的森林雖然範圍遼闊,還是有走到盡頭的時候,離開黑森林馬上就來到了雪山圈谷的底部。令人失望的是,圈谷都被雲霧繚繞而無緣得見。

稍事休息後,沿著圈谷的左緣前進,雖然同是冰河地形,比起南湖圈谷的遍地碎石,雪山圈谷的植被較為繁茂,因此也更為好走。兩旁的玉山杜鵑夾道,春天的花期想必美不勝收。

相較於玉山登頂前的陡峭,雪山對旅人顯然溫和多了,竟然不知不覺就踏上了山巔。原本懷抱著雲霧會隨著高度上升而消散的期望,顯然落空,四周白茫茫一片,毫無展望可言,加以朔風呼呼作響,刮面如刀。只好趁著日頭從雲的破洞照入的短暫機會,留下到此一遊的紀念,就趕快躲到背風處躲避。

我們續向北行,下到鞍部後,巍峨的北棱角巨人般的身形擋在面前,小心翼翼的攀岩而上。

標高 3880 公尺的北棱角,外型比雪山各具特色,遠望也似乎較高,卻無緣列名百岳,只配一只不鏽鋼基石。

越過北棱角之後,走在雪山的屋脊上,腳下是破碎的頁岩,凜冽的寒風夾帶著霧氣時時拂亂旅人的腳步。

即使玉山圓柏,也無力抵抗強風而扭曲。

越過了好幾個山頭,來到了凱蘭特崑山。雖然高達 3731 公尺,卻連個三角點都沒有。人生不也如此,站在巨人身旁,即使成就斐然,但世人永遠只記得第一名。

沒有多餘的時間遐想,繼續動身北行。走在狹窄的石樑上,兩側是森然的危崖。

越過一座又一座的假山頭,領隊都懶得再回答北峰還沒到。

連續陡下到了一片草地,來到了幾株千年圓柏圍繞的雪北小屋。我們在此休息煮食。

莊子:「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

利用午餐後恢復的精力,我們快步登上北峰。山友利用北峰遍地碎裂的砂岩,堆沏一座小塔,紀念在此遭到雷擊身亡的山界女傑林翠敏女士。環顧四週一片霧茫茫,完全沒有展望,隊友一句「按呢爾」,諧音的雙關,逗得大家會心一笑。時候不早了,還有迢迢長路,歸途依然是險峻的山路,翻不完的山頭,夾道的玉山圓柏、杜鵑和小檗。

從凱蘭特崑山旁的碎石邊坡下切,像滑雪般溜下碎石坡,進入黑森林時天色漸黑,點亮頭燈後,小心翼翼的走在崎嶇的密林裡,路跡一度消失在七家彎溪源頭處。疲累的雙腿已經難以踩穩而絆倒了好幾次,幸好有登山杖保護身體的平衡。黑暗的森林裡偶爾傳來鴟梟的鳴叫,只有 2.5 公里的下山路卻似沒有盡頭。

回到山莊已經七點,快速用完晚餐,回到東廂,沒多久就鼾聲大作。

半夜數度起床,濃霧還是沒有散去,幾度星光透射雲開的瞬間,卻又快速掩沒,當然是無福體驗流星雨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