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09, 2012

畢羊縱走:八二〇林道

畢祿山位於南投縣與花蓮縣的交界,海拔 3371 公尺,其上有三等三角點第 6368 號,屬於中央山脈北二段。畢祿山因山脊瘦長削立,故列名百岳的「八瘦」之一,山頂展望絕佳。羊頭山位於花蓮縣,海拔 3035 公尺,擁有三等三角點第 6354 號,屬於中央山脈北二段往東延伸的支棱上,亦是八瘦之一,展望也是絕佳。從畢祿山山脊南緣向東連結羊頭山,這條稜線為高低起伏的岩稜,共有七座山頭,由西往東逐漸降低且由密而疏,在北台灣的百岳上,都可清楚辨識這條宛如鋸齒狀的特殊景觀,稱之為鋸齒連峰,其中主峰鋸山,海拔 3330 公尺,無基點。
鋸齒連峰

D 君與我,去年十月就計畫到此遊歷,無奈遇到惡劣天候,只走了畢祿山就倉皇而歸,此後就時時找機會再來挑戰。然而上回攀登畢祿山時,從登山口直上 800 公尺而達稜線,這段陡坡實在是有夠累人,想到要重裝背水,更是令人畏懼。雖然有許多隊伍採用輕裝單攻的模式,一日內完成鋸齒連峰縱走,但是我既然沒有走過,路況不熟悉之下,萬一需要迫降,可是十分危險。加上一日走完勢必一路趕路,也沒有閒情雅致欣賞美景,還是決定重裝分成兩日完成較為妥當。

參考許多前輩的紀錄,兩日的行程大多宿營在稜線上,但稜線缺水,必須從登山口背上去,後來讀到桃園縣龍潭山岳協會的紀錄,他們宿營在畢祿山登山口營地,第二天再走鋸齒連峰。這種走法的好處是第一天不必太早到達大禹嶺,所以前一天還可以睡在家中,而第二天則只要攜帶行動水,減少飲水與食物的重量。原本計畫白天時間最長的六月就要來走,但是接連遇到超強梅雨及颱風,連續申請了三週的入山入園,直到上週才能成行。

行程紀錄:

  • 日期:2012 年 7 月 7 日星期六 ~ 7 月 8 日星期日
  • 天氣:晴午後雷陣雨
  • 人員:庸人一名
  • 嚮導:諸位前輩詳實的行程紀錄和 GPS
  • 交通工具:小轎車、雙腿
  • 時程紀錄:7:50 林道入口 → 9:14 4.3K 坍方 → 11:05 8.2K 工寮 → 11:30 登山口營地

星期五晚上欣賞了溫布頓男單準決賽後,一直亢奮的難易入睡,到了三點多決定起床,早餐後四點從羅東開車出發,加滿油後走台七甲線上山,台七甲線沿路是許多百岳的登山口,思源埡口有北一段的登山口,武陵農場為雪山、四秀的基地,環山可上志佳陽、北二段,松茂可登大小劍,早上車子不多,加上沒有時間壓力,沿途慢慢行駛,吹著涼風欣賞群山,真是愜意。本來盤算還有時間撿個合歡主峰或東峰,無奈開到梨山時,忽然腹痛如絞,強忍著開到大禹嶺,衝進公廁解放之後,覺得全身疲軟,還是早早的到營地睡午覺好了。

林道柵欄前方已經停滿了車輛,只好將車子停放在對面路旁。七點五十分出發,穿越林道柵欄後,進入平緩的森林小徑,偶爾兩旁芒草夾道之外,大部份路段都清爽好行。沒多久經過左邊的廢棄工寮後,來到第一處崩塌地,簡單的高繞後,繼續沿著等高線前進。由於林道位於稜線的北側,清晨陽光還沒繞過山頭,山徑幽暗而清涼。碧綠溪對岸中橫公路上,卡車經過的呼嘯聲越來越遙遠,而山羌的吼叫越來越熱鬧。這個時間點,單攻和準備宿營稜線的山客早就出發,只走到林道底的山友下午纔會進來,所以只有我一人獨行。經過幾處崩塌地,其中還有一處大規模倒木區,視野也跟著開闊,遠方雪劍稜線漸漸展露全貌。通過 4.3K 的坍塌地後,路旁找了根倒木休息一番。
林道入口柵欄
廢棄工寮
平緩的林道
4.3K 坍方
雪劍稜線

前行崩塌地漸漸變多,許多小溪漫流到路上,稍微泥濘了些。幾處小瀑布直接沖刷在林道上,很難避免不被淋溼。沿途散佈著廢棄機車、木梯、交通標誌、浪板、里程樁,漸漸深入林道,畢祿山已經可以從樹梢後方瞥見,而步道也漸漸縮減寬度。



沿路各色草花盛開,咬人貓也長得很粗壯,去年一路搖曳的虎杖花,現在還是剛發芽的嫩葉。經過一片垂壁,遠方大小劍稜線堂堂皇皇的現身了,接著經過 8.2K 工寮,往右轉穿越芒草堆。

再轉兩次彎道,經過兩處溪瀑,拉繩降到瀑底,再爬上平台,就是登山口營地了。

營地已經有兩頂帳篷,卻沒有人聲,取水後將帳篷搭好,陸陸續續有人下山,他們五人是前一天住在營地,今天單攻畢祿後準備出林道。據說今天有大隊人馬單攻畢祿,將山頭擠的水泄不通。吃過午餐後進帳篷睡午覺,只是帳篷搭在路旁,一直有人經過,睡得不太安穩。兩點多遠處傳來雷聲,沒多久開始下雨,等雨勢稍緩時,將帳篷移到最內側。這時又有五人隊和三人隊來到,他們進來時剛好遇到雨勢最大的時候,真是慶幸我是早上風景最佳的時候進來。午餐後天色漸暗,雨勢也停止了,烏雲漸漸散去,露出滿天青星,看來明天可以期待好天氣了。

1 comment:

  1. 今年過年去走這條,可是因為積雪上不了畢祿,不過營地真舒服...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