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02, 2012

石底觀音山

石底觀音山,海拔 519 公尺,位於新北市石碇區,其上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山名得自山腰的石觀音洞,也是基隆河的源頭。攀登路徑有三,最短路徑由觀音禪寺出發,只要 25 分鐘就可登頂,也可從耳空龜山縱走而至,或由五坑登山口進入。

從石底觀音山縱走耳空龜山,接四分尾山到汐止大尖山,是條經典的縱走路線,沿途都是上下起伏的岩稜,是喜歡手腳並用的我計畫已久的口袋行程。雖然縱走路的兩端都有大眾交通工具,但若是開車前往,還要再搭火車回來取車,也是有點麻煩,因此計畫走到四分尾山後,從耳空龜產業道路走回五坑。入夏後這一週天氣無比良好,連午後雷陣雨都沒有,打算來此遊歷,無奈前一晚熬夜觀賞網球比賽,打完已經凌晨四點,睡醒也快要中午了。看到天氣這麼晴朗,決定還是依照計畫出發,印象中沿途有很多岔路可供撤退下山,即使走不完全程也沒關係。

行程紀錄:

  • 日期:2012 年 6 月 30 日星期六
  • 天氣:晴時多雲
  • 人員:庸人一名
  • 嚮導:藍天隊沿途詳細的路標和 GPS
  • 交通工具:小轎車、雙腿

十一點鐘才從羅東開車出發,到達平溪後在大湖格隧道與分水崙之間來回找地方停車,最後將車子停在慈德宮山門前的空地。起步時就已經十二點十分了,雖然陽光耀眼,但以經有些雲氣堆積,深怕下雨縮短爬山的時間,匆匆出發連手套和帽子都忘在車上。

先往平溪方向走一小段馬路,從左後方的岔路轉往觀音禪寺,路口有基隆河源頭的指標。經過右手邊的涼亭與左手邊的茶莊後,來到山腰的觀音禪寺。正路應該是在廟後的石階,但身上忘了帶紀錄,走到廟門前的大馬路,繞到廟後類似溫室的工寮,從這裡可以眺望石底觀音山尖銳的山形。穿過工寮後,經過水塔來到石觀音洞。

觀音洞左方的滴水山壁,有指標說是基隆河的源頭。山洞裡的小白點,就是觀音塑像,不仔細找還不見得看得到,洞前有擺香案。洞前右方有石階通往廟方的水塔,也有路條掛在樹上,但爬到水塔旁就沒有路了。退回觀音洞再往山下走,幾步路後右邊水泥小橋旁,掛滿路條的岔路,找到了石觀音山的登山口。

登山口有山水雲的指標,說明登頂只要 25 分鐘。起步後就後悔沒帶登山杖和手套,一路石塊樹根陡上路,爬上陡坡後稍微往左腰繞,再繼續往上攀爬。不知道是不是沒吃午餐,加上天氣實在很熱,密林裡一絲風都沒有,走的汗水直流,越爬越慢,甚至有點脫力的感覺,連蜘蛛網兜懶得撥開了,直花了 35 分鐘才爬上山頂。

山頂腹地不廣,有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西北方視野開闊,可以瞭望石碇的山區。樹蔭下補充水分和中餐後,體力稍有恢復。雖然陽光直曬,但四周的山頭已經開始烏雲蓋頂,各種蝴蝶低飛,甚至往我頭上撞過來,看來午後可能會下雨。山頂還有兩條岔路,往左通往五坑,路口說明前有崩塌,要小心行走。往右通往耳空龜山。今天狀況不好,最明智的決定應該是回頭下山,但休息過後覺得還有力氣,決定往耳空龜方向探路。
展望

一出發就是大段陡下,也還好是下坡,加上稜線上涼風習習,慢慢走下去還不會太吃力。

慢慢下探,下方還有塊垂直岩壁,抓著繩網搖搖晃晃地爬到底部,接下來是高高低低的稜線路了。

經過兩三個山頭後,來到一個小鞍部,是個四岔路口,往右通往觀音嶺,往前是稜線路,往左則是新開發山腰古道。之前讀過紀錄,好像稜線路況不佳,且現在體力不濟,就決定走山腰古道。左轉往下行,拉繩降到山腰後,一路緩上坡,經過兩處崩塌地,第二處坍塌還要拉繩通過,沒多久再度接上稜線路。再行往前一小段,來到另一個鞍部,往右通往一坑口,直行耳空龜山。取右準備下山。

緩下坡後,再往右爬上稜線,繼續下坡進入竹林。此處石塊遍佈,長滿青苔,溼滑難行。來到小溪畔順流而下,過溪則通往有應公鞍部。續往下漸漸離開溪水,竹林中又有岔路往磐石嶺鞍部,這片竹林到處岔路,掛滿布條,要不是有藍天隊詳細的路標,還真容易迷路。取通往一坑口的一坑古道而行,漸漸走入溪谷,順著路條指引過溪,到了對岸山路終於稍微平緩。

即使山路平緩,也有幾處坍塌,加上路徑十分溼滑,也不敢大意。經過福德廟後,開始出現一些廢棄的房屋和階梯,沒多久終於下到一坑登山口。

老天眷顧,才回到馬路上,立刻下起磅礡大雨,走出薯榔村後,往石碇方向踢馬路,撐著傘緩步走回停車處,結束今天的旅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