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01, 2018

北海道山旅(續),第一章:幌尻岳(上)

日高山脈位於日本北海道的南部,是南北走向長約 140 公里的大山脈。最高峰的幌尻岳海拔 2052 公尺,在日本群山之中雖非最高,但原始性與登山困難度卻名列前茅。與北海道其餘山脈成因於火山活動不同,日高山脈為板塊擠壓所構成。經過第四紀冰河期的雕琢,山腹挖掘出許多圈谷。後再經過河川侵蝕,形成許多深峻的溪谷。早年攀登日高山脈,必須沿著溪流溯溪而上,需要多日時間才能攀上稜線,需要高度的體力與技術。後來森林砍伐與水力發電設施的興建,修築了一些維護工程的林道,使得一般人也有機會攀登日高山區。

日高山脈又分成北中南三段,最高峰是位於北日高的「幌尻岳」,海拔 2052 公尺,設置一個二等三角點基石。根據深田先生的說法,ポロ(幌)為 Ainu 與「大」的意思,シリ(尻)為「山」的意思。幌尻岳的山腹環抱著三個大型的圈谷,遠望氣勢非凡,無愧名字中大山的意涵。挑選日本百名山的名作家「深田久弥」先生,原本想比照大雪山、丹沢山或八ヶ岳,以整條山脈入選百名山,但看到「幌尻岳」雍容華貴的山形,就改變心意,認為此山不必以山脈為由,光自己就有資格列入百名山了。

戸蔦別岳と幌尻岳

然而攀登幌尻岳並不容易,共有三條路線。最常採用的,是從西側的平取町出發,前一晚可住宿在「とよぬか山荘」,再搭乘山莊提供的接駁車,行駛北海道電力公司所屬的林道抵達車行終點的第二ゲート。接著步行 7.5 公里的林道來到林道底的電力取水設施,再開始涉水而上,總共要過溪約 15 次,才能到達基地幌尻山荘。此山屋為絕對預約制,不可設營。從此山屋出發,往南攀登北圈谷的邊緣而抵達山頂。大約需要兩~三日的時間。

由於前述路線必須多次涉溪,初夏雪融之時,溪水甚至深達腰部,接駁車與山屋的預約也有名額限制,因此開發出替代的「新冠コース」。從新冠町市區,開車走 22 公里沒有鋪裝的道路來到新冠水壩,進入新冠林道再行駛 16 公里的砂礫林道來到車行終點的「イドンナップ山荘」。接著步行 19 公里的林道抵達登山口的「新冠ポロシリ山荘」,以此為基地往北沿著幌尻沢登頂。以前述兩個無人管理的山屋為基地,是兩天兩夜的路線。雖然少了涉溪的難度,但漫長的林道卻是相當單調無聊。

第三條路線,從西北側的日高町出發,開車走約 18 公里的「チロロ林道」抵達車行終點的柵欄。再步行三公里的林道就可抵達登山口。此後沿著「二岐沢」轉「ニノ沢」溯溪而上,爬上「糠平岳」再往東爬上「北戸蔦別岳」後登上主稜線,再往南經「戸蔦別岳」抵達主峰。雖然從林道車行終點登頂的距離,來回長達 28 公里,但因開車時間最短,林道步行最少,多被單日往返的山友利用。2016 年夏天林道受到颱風破壞,直到今年初才整修完畢,重新開放通車。因此去年都沒有山友的紀錄可供參考,不過今年開放後,六七月以來已有多篇記錄流傳,看來路況不差。

由於平取路線受制於人且要多次過溪,新冠路線林道太長,因此一開始就考慮走チロロ林道。而且出發點的日高町距離高速公路最近,方便下山後前往下一站的阿寒湖。雖然可以單日往返,但考量到後面還有行程,不要一開始就耗盡心力,決定在山上住一晚。這條路線可供紮營的點是「北戸蔦別岳」山頂和「七ツ沼カール」,前者無水要從山腰的泉水背上山,後者取水方便但要上下稜線落差約一百公尺。

原先計劃從チロロ林道入山,依序攀登「糠平岳」、「北戸蔦別岳」、「戸蔦別岳」而抵達「幌尻岳」,原路退回北戸蔦別岳扎營,隔天再下山。但第一天的路程,參考昭文社的地圖,就要用掉十二個半小時。還好北國夏日長,四點半就日出了,便打算四點出發。不過根據氣象預報,今天因為鋒面通過,整天都是陰天,明天才會是晴天。入夜後果然風聲大作,氣溫直線下降。因此臨時改變計劃,第一天走到「戸蔦別岳」與「幌尻岳」中間的「七ツ沼カール」,就地紮營,第二天再登頂後下山。因此第一天就可以睡到自然醒,不必提早出發。

行程紀錄:

因為整晚路旁卡車一輛接一輛,路面震動又吵,後座不平難入睡,直到快一點才睡著,卻三點鐘就驚醒了。上過廁所吃了早餐,天色也漸漸發亮。如果只以「七ツ沼カール」為目的,是可以摸到晚一點再出發。但想說既然睡不著了,早點到營地休息也不錯。於是三點四十五分從樹海休息站開車出發,走 274 號國道往東抵達千栄村,有一段橋樑正在整修,需往左走便橋,過橋後右轉立刻就是チロロ林道的入口,入口處並無標示。進入林道的前半段鋪設柏油,經過右手邊的北海道戶外探險公司,沿著チロロ川開進峽谷,右轉過橋後坡度開始變陡,右側路過一塊長形的巨石,稱為チロロの巨石。

1: チロロの巨石

繼續前進過了釣魚場後,林道轉為碎石路面。進入森林一小段後有個柵欄,目前是開放的狀態。接著林道靠近溪水,坑洞頗多,小心駕駛還不至於刮到底盤。過了無數鐵板橋後,在無線電塔前方,路面被支流沖開表面的碎石,剩下底層的水泥,形成一道淺淺的小溪,小轎車可以通過,但如果下大雨,恐怕無法通行。過了小溪後上坡一小段,就到了車行終點的停車場。從市區開到此處大約需要七十分鐘,最後九公里是碎石林道。這個停車場所在的位置稱為二岐沢出合,是二岐沢匯入チロロ(千呂露)川的地方。空間不大,大約只能停十台車,旁邊有個簡易的廁所。目前只有我一台車,看來昨天沒人住在山上。

2: 林道柵欄前的路邊停車場
5:09 チロロ林道ゲート

整裝下車,背包上肩出發,由於走在溪旁沿路有水,半山腰也有泉水,所以只帶了 500cc 的行動水。從柵欄旁邊的縫隙繞過去後,經由兩道橋跨越チロロ川和二岐沢,走在二岐沢的左岸。林道寬敞平整,若開放高底盤車輛通行,倒是可以節省三公里的路程。路邊時有小瀑布流瀉,樹上偶有指標說明距離取水設施還有多遠。天空雲氣快速流動,偶爾透出一片藍天,缺一角的月亮時隱時現。林道緩坡向上,蚊蠅頗多,而有一種體型很大的昆蟲,咬起人來還蠻痛的。再過兩次橋回到左岸,林道開始陡峭起來,漸漸離開主流,翻越一個小山丘後,陡坡下降回到溪水旁。

3: 林道柵欄
4: 深入林道
5:55~58 北電取水設施

林道下達溪邊是個水壩,左後方也有一條小路。水壩旁有告示牌,說明這是電力公司的取水口。在此下背包喝水,將保暖中層脫下來收好。接著出發往上游前進,來到一個小廣場,右側有登山口的指標,入口就在廣場的最內部。進入蔓草叢生的小徑,路跡還算清楚,但林下的植被相當茂盛,不時需要撥開巨大的芋頭葉片來找路。這片森林地勢平坦,偶爾需跨越倒木,中途一段倒木攔路,需往左撥開矮竹叢回到正途。

5: 電力取水設施
6: 登山口的告示牌
7: 登山口
8: 森林小徑
6:12 溪岸石壁

步道走到溪畔,受阻於岸邊垂直的岩壁,拉繩小心翻越山壁,再走一小段獨木橋後,往右離開溪水,繼續走在森林之中。不久進入乾溪溝往上,再度來到溪水旁,跨越支流後繼續沿著溪岸上行。

9: 緊貼著溪邊的岩壁
6:22 下溪點

山谷突然開闊,溪水分成兩股,在此過溪走在兩股溪水中央的河灘地,大小石塊與倒木堆積,路跡不太明顯,依照前人的疊石記號前進,到達兩股溪水分開的上段,往右過溪回到岸上的步道。下山時才發現,除了走河灘地之外,也有一路不必過溪,走在溪岸森林的小徑。

6:35 ニノ沢出合

步道漸漸離開溪水,左側林間縫隙可看到ニノ沢匯入二岐沢的地點,稱為ニノ沢出合。步道往右大轉彎,進入ニノ沢的左岸,再度來到岸邊的河灘。

6:46 過溪點

往左過溪到右岸,對側樹上掛著粉紅色的塑膠路條作為指引。水深大約淹過腳背,但可踏石而過,不必脫鞋。接著進入乾溪溝往上爬。

6:57 過溪點

依照粉紅色路條,往右過溪到左岸。

7:02 過溪點

往左過溪到右岸。

7:05 過溪點

再過溪到左岸,從ニノ沢出合開始,要過溪八次。

7:09 過溪點

再次過溪到右岸,主流湍急形成小瀑布,右側山壁也有瀑布匯入。上岸後又立刻右轉,左轉往下也有路跡。

10: 雙瀑布
7:19 過溪點

溪水分成左右兩支流,過左側支流後,走在右側支流的河床往上,再往左離開溪水,走右側支流的右岸。

7:26 過溪點

第七次過溪了,往右過溪走左岸。此後山谷開展,前方可見溪水形成一道瀑布,依照粉紅路條的指引,走在溪水水淺處涉水往上。

7:32 最後瀑布

爬到瀑布的下方,往右離開溪水。

11: 最後瀑布

右轉離開溪水,面對寬稜陡上坡,三段拉繩爬上泥土陡坡,接著在雜木林中攀爬著溪溝狀的地形陡上。坡度稍為平緩後,在稜線的左側腰繞再繼續陡上,路過距離水源還有十分鐘的路牌。

12: 距離トッタノ泉約 10 分
8:10~20 トッタの泉

爬上泉水漫流的斜坡,右側有塊小營地。這道湧泉稱為トッタの泉,是沿途最後的水源,水質十分甘美。下背包休息,將行動水補滿,再多裝了 2 公升的水備用。

13: トッタノ泉

休息十分鐘後再度出發,多了兩公斤的重量行動遲緩了一些。踩著樹根與石塊緩步陡上,高度上升樹木也漸漸低矮,出現日本高山常見的岳樺與七竈。

9:10 大岩壁下

鑽出樹林來到大岩壁的下方,這是深茶色的橄欖岩,從糠平岳山頂垂直落下。往右繞過大石壁的底部,再繼續攀爬著石塊山徑。

9:17 鋁梯

兩段鋁梯的幫助下,爬上落差比較大的石塊。穿出這松密生的山坡,終於爬上稜線,上稜點是個小平台,北側叉路出去有塊大石,站在石上可眺望幌尻岳的北圈谷與圓錐狀的戸蔦別岳。只可惜天氣一如預報,上稜後風勢強勁,身體被快速流竄的雲霧水氣包圍。

14: 鋁梯
9:28~35 糠平岳

往東穿越這松包圍的小徑,抵達糠平岳的山頂。山頂是個堅硬的岩石小山頭,海拔 1807.8 公尺,設置一顆三等三角點,沒有山名的標示。上稜後手機訊號可達,上網查詢天氣,發現鋒面已經過境,中午過後幌尻岳就會放晴。這真是好消息,因為走的比較快,雖然晚一個小時出發,到達糠平岳時,已經追上昭文社地圖所寫的時間。如果天氣好轉,就可依照原訂計畫,攀登幌尻岳後回到北戸蔦別岳紮營。這也是在トッタの泉多帶兩公升水的預想,萬一水不夠用,幌尻岳的回程也可下切七ツ沼取水。

15: 糠平岳山頂

上背包繼續往東走,鑽進這松樹叢之中,腳踩著盤根錯節,手撥開臂粗堅挺的枝幹前進。這松又稱匐松,冬受雪壓,夏遭風剪,雖然低矮卻充滿旺盛生機,廣被於日本高山稜線上,造成行走困難。翻過一座小山丘後,改走稜線左側腰繞,來到一大片花海斜坡。白色的岩袋、紅色的蝦夷躑躅、長得像石竹的高嶺撫子、花型類似鼠尾草的唐打草,奼紫嫣紅百花繚亂。回到稜線後繼續撥開這松的枝幹往上爬,翻越假山頭後來到一個小鞍部。

16: エゾツツジ
9:52 鞍部

鞍部右側有小塊營地空間,接著繼續穿梭在這松樹叢間爬上另一個假山頭,再往稜線左下方腰繞花海斜坡。再重複一次翻越另一座小山頭後,開始仰攻北戸蔦別岳,一小段這松間的岩石山徑陡上,抵達北戸蔦別岳的山頂。

10:15~45 北戸蔦別岳

海拔 1912 公尺的北戸蔦別岳,無基石,山頂是南北狹長的風化沙地。山頂面對西側插著山名的木牌,往北通往 1967 峰到達伏美岳,往南經 1881 峰接戸蔦別岳。山頂東側的沙地較為平坦,可容納一頂四人帳,往北縱走方向也有一小塊空地。在狂暴的西風中,快手快腳將帳篷搭在山頂東側。吃了兩顆飯糰當午餐,換成小背包,帶著所有個乾糧和一公升的飲水,準備前往幌尻岳。

17: 北戸蔦別岳山頂
18: 山頂東側的小營地

往南側的沙地下降,不久來到這松密生的斜坡,地上有這松斷枝擋住,似乎是人為佈置,但左右尋找都無路跡。但往前撥開這松枝幹還是有路,於是鑽入樹叢繼續陡下。這裡的松樹枝幹特別頑強,強力撥開找路,通過後帶著露水著樹枝回彈打在身上,不久褲子就快濕透了。這段路暱稱為日高山脈的一級國道,但沒想到路徑如此原始。下降小段路後轉到稜線東側腰繞下降,正好躲避強勁的西風,在此穿上雨褲。獨有的日高金梅草,黃花綻放在這片腰繞的斜坡。左側的山坡下臨戸蔦別圈谷,是棕熊的棲息地,閱讀多篇記錄都有山友目擊,趕緊將熊鈴搖響,快速通過。接著回到稜線的西側,強烈的西風夾帶著潮濕的水霧,在岩峰間上下起伏,風勢太強時,還要停下腳步蹲低姿態,以免被風吹落山谷。漸漸往上攀爬著大石錯落的山徑,快靠近 1881 峰的山頂時,地面插著一根牌子已經不見的柱子,在此右轉往下爬,來到通往幌尻山荘的叉路。

11:23 幌尻山荘分岐

若在此右轉繼續下山,可達幌尻山荘,出額平川可達平取町。

19: P1881M 旁,下「幌尻山荘」的叉路口

繼續往前走,P1881M 附近都是紅赭色的岩石,走在圈谷的上緣緩上坡,岩石的顏色轉回灰白色後,爬上了戸蔦別岳的山頂。

11:49~55 戸蔦別岳

海拔 1959 公尺的戸蔦別岳,無基石,只有一塊山名木牌。這是一塊平坦的空地,乃是欣賞幌尻岳的最佳角度。但此時雲霧繚繞,完全無展望。時間已近正午,但卻沒有放晴的跡象,真是有點失望。小休片刻後出發,但雲霧中不辨方向,往北走錯來到雪季從戸蔦別川冬攀的路線。還好即使醒悟,趕緊爬回山頂,往南前進。從 1881 峰登頂後,必須往右直角轉彎,才是正確的方向。晴天有幌尻岳作為目標,自然不易走錯,但起霧時必須特別小心迷路。

20: 戸蔦別岳山頂

從山頂往下爬,約有兩百公尺的落差。先是在茂盛的這松樹叢中奮戰,中段在陡峭的砂礫陡坡,仔細辨路之字陡下。下段再度進入樹叢中,當坡度減緩時,下降到稜線的東側,往左下有條叉路通往七ツ沼圈谷。

12:16 七ツ沼カール下降點

再度回到稜線的西側,上下起伏通過五六個鋸齒般的岩峰。風勢雖然強勁,但空氣逐漸乾燥,右下方的額平川溪谷若隱若現,左下方的七ツ沼圈谷也露臉了。數一數果然大大小小共七個池塘。只是大部分都已經乾涸,剩下雪溪的下端隱約有水。七ツ沼圈谷也是棕熊的活動範圍,今日整條稜線也只有我一人行走,當然沒事不會想要下去與棕熊會面。回頭看,北日高的北段逐漸明顯,1967 峰最為顯目。再往前走,忽然間狂風倏止,帶著北圈谷的幌尻岳現身了,但沒多久又沒入雲霧之中。

21: 七ツ沼カール
22: 雲開霧散、幌尻乍現
12:40 七ツ沼カール下降點

上上下下許多鋸齒岩峰後,再度來到稜線東側,左下方延伸出通往七ツ沼圈谷的叉路。回到稜線上後開始陡上,攀爬幌尻岳的肩部。這段陡坡,要在水平距離約五百公尺內爬升兩百公尺的高度。下段埋沒在濃密的這松樹叢之間,這時惱人的堅韌枝幹,反而幫助攀爬時穩住身體。漸漸離開樹叢後,在石礫陡坡上緩步努力上升。

13:05 肩

終於爬上幌尻岳的肩部,這是幌尻岳的東圈谷與七ツ沼圈谷的分水嶺。從北往南望去,因為被肩部擋住,無法看見東圈谷。續前行來到一片花海,黃色的蝦夷兎菊延伸到天際,點綴著紫色的深山東菊,針車已經凋謝,棉毛在風中搖擺。

23: 蝦夷兎菊滿路開

越過肩部的小山頭後,前方還有兩個假山頭擋路。先從第一假山頭的左側腰繞而過,來到第二假山頭的下方。這裡分出兩條叉路,右邊那條直登山頂,左邊則是腰繞路。取直登路攀爬石堆,翻越第二假山頭後,幌尻岳的山頂就在前方不遠處了。沿著坡度平緩的稜線前進,地面赫然發現一坨排遺,不曉得是不是棕熊的蹤跡,快步繞過後,再度攀爬一小段石堆山徑,爬上了山頂。

13:49~14:20 幌尻岳

海拔 2052.4 公尺的幌尻岳,亂石堆積的山頂,地面安置一顆二等三角點,旁邊蓋著一座石塔,另一邊則是山名木牌,續往前行是通往新冠路線和幌尻山荘的步道。此時狂風大作、飛砂走石,不但寒冷,沙子打在臉上也蠻疼痛的,就躲到山頂東側的大石後方休息。正在喝水吃麵包的時候,突然聽到人聲,兩位山友從另一個方向登頂,趕緊請他們幫忙拍登頂照。

24: 幌尻岳山頂

狂風驅趕著雲霧,太陽若隱若現。西邊的藍天漸漸擴大,四周的展望逐漸顯露出來。東邊往下看,可俯瞰幌尻岳三大圈谷的東圈谷,往北透過肩部的左邊,三角錐形狀的戸蔦別岳帶領著北日高的群山。

25: 俯瞰東カール
26: 北望戸蔦別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