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09, 2018

2018 台北馬拉松

去年只報了半馬,辜負了十二度的低溫,今年決定改跑標馬,期待再次遇到冷氣團。沒想到今年碰到暖冬,賽事也提前一週,又和大阪馬只差兩個禮拜。就決定改成預備賽事,當成萬一大阪不能成行的替代方案,也順利中籤了。只是大阪賽後,左小腿的肌腱拉傷,緊急買了台版的貼布,貼了幾天才稍微緩和。但是也只能慢跑,一加速就會引發痠痛。

前一天先回到台北家中,早上搭乘加班捷運抵達市政府。全馬的寄物處在市政府後方,走到大門口又管制不讓我們進去,只好回到信義路再繞到後門寄物。天雨黑暗中踩到水窪,還沒起跑鞋子就濕了。回到市府正門,大門又開放通行,真是被耍了。上過廁所後到起跑點集合,這次被分配到 B 區起跑,距離起跑點很近。

December 08, 2018

2018 MIZUNO馬拉松接力賽

一直很想參加這場接力賽,但都組不出八人加二個候補的隊伍。大學班長兼長跑愛好者的 H 君,靠著堅強的纏功,居然召集了兩隊二十人,來報名這場賽事,更可貴的是其中近半的成員,是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同學呢。從六月開始,H 君每月舉辦團練,平時也經常關心同學的練跑狀況。年已四旬的同學們,正值事業的巔峰,竟然在班長的感召與督促下,每個都練到可以跑完五公里的程度了。

賽前一晚我們齊聚龜吼漁港的餐廳,賽前補給並安排棒次,再回到野柳的旅館備戰。這場接力賽總長度為一個全馬的距離,分成八個棒次。從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起跑,路線大部分與萬金石馬拉松重疊,跑到石門白沙灣後折返。最短是三、六棒的 4.7 公里,指定由女生完成,最長是第五棒的 6.8 公里。由於比賽有關門時間,從後段棒次開始陸續關門,所以除了要能跑完大約五公里,平均配速也要每公里少於六分二十六秒才可。由於同學們有些剛接觸長跑,為了減少關門的壓力,就由我負責距離最長的第五棒,儘量快跑來賺取時間。

社會組七點十分才起跑,但全員都要到金山青年活動中心檢錄,並搭乘接駁車前往各個接力站。因此我們四點半就要起床,三輛車載著二十人,浩浩蕩蕩前往金青。因為連兩天值班,前晚又因為認床而失眠,早起時頭痛不堪,吞了止痛藥也不見改善。不到七點就到了接力站,還要等待兩個小時才接棒,就在附近遊憩區的長椅上補眠。事後才發現所謂檢錄只是在號碼布打個勾,其實自己用麥克筆打勾也可以。時間接近時,再自行開車到接力站即可。

我們在 FB 的社群裡,通報每位選手的接棒時間,同學們在大賽的腎上腺素激勵下,前四棒居然一小時五十分就交到第五棒了。緊張高壓的氣氛下,雖然還沒起跑,心跳就已經飆上 140 下。十一月初的氣溫還有 23 度,濕度高體感更熱,還好今日無強風干擾。接棒後,再往西跑四百公尺的上坡才折返。上坡忘了調節體力,一開始就全開衝刺,導致爬坡到一半就失速了。折返下坡回到起跑點,再往回跑到石門洞。第一公里衝得太快,只用了三分五十秒。到了第三公里遇到上坡,跑速降到四分半。此後即使意志力不斷催促,困頓的雙腿也只能維持四分十五秒的配速,心跳也貼近 180 下的邊緣。跑完交棒共用時 28 分 13 秒,用盡全力跌坐在路旁。大汗淋灕,一滴滴從額頭上落下。喘息好久才有辦法走去搭乘接駁車。前幾天睡眠不足,加上前兩公里過度發力,跑完覺得不盡理想,明年若還能參賽,應該還能跑得更好。

回到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迎接最後一棒同學,我們這一組跑出三小時五十四分的不錯成績,另一組也晚不到十分鐘回到終點。集體合作跑完比賽的成就感,讓每位同學都很開心。商議明年還要再組隊參加,賽後至今兩個月,許多隊員也養成了固定的跑步習慣,還有一些同學,準備參加半馬、全馬的比賽。也有其他同學想要加入,明年說不定可以組出第三隊或第四隊呢。

November 26, 2018

第八回大阪マラソン

年初兩場比賽,渣打只進步了一分鐘,萬金石的成績,因為天氣熱而不太滿意。分析過去的 PR,好成績都是在日本跑出來的,因此這個賽季,就計劃參加大阪這場比賽。跑過第一屆的大阪馬拉松,七年後重返相同賽道,時間比過去晚了一個月,路線依舊平直,氣溫卻更涼爽,期待可以跑出好成績。

白山超馬相距只有兩個多月,因此回國後不到兩週就恢復練跑。中間穿插了一趟澎湖的跑旅,只是當成一次長跑,沒有打斷訓練的節奏。但颱風重創日本,關西機場聯外道路受損,一度可能要改從名古屋進出,還好日本人的效率驚人,不到一個月機場就復原了。約了 J 君與 K 君報名,三人都順利中籤。但後來 K 君因故退出,J 君工作忙碌無法請長假,這次日本行,縮水成了週五晚上出國,週一一早就回台灣,馬拉松快閃之旅了。

週五下午開車從羅東出發,先去板橋載 J 君,再去桃園機場報到。晚餐後搭乘樂桃航空飛往關西機場。到達第二航廈後,搭乘接駁車到第一航廈,再轉南海電鐵來到難波。我們住在心齋橋附近,出了車站已經半夜,正好錯過最後一班電車,還好從難波步行到機場只要二十分鐘。

October 28, 2018

2018澎湖遠航馬拉松

台灣國各縣市都跑過一次馬拉松,就剩下澎湖縣還沒跑過,因此今年來跑澎湖,完成這個計畫。澎湖連續兩週舉辦馬拉松,下一週還有一場菊島馬拉松,從西嶼跑到馬公,是沒有折返的路線。雖然比較吸引人,但下週還有要事,於是就挑選報名這場遠航馬。

與 A 君、D 君與 P 君相約參賽,星期五一早先到澎湖,租車由跨海大橋遊西嶼。星期六原計劃搭船遊望安和七美,但因東北季風增強無法出航,就繼續開車遊本島的南環線。沿海果然風勢強勁,走路都被吹得歪歪斜斜,真擔心明天比賽受到干擾。

星期天早上四點多就起床,在飯店裡吃了早餐,再步行到一公里外的會場觀音亭。比賽規劃得當,雖然全馬人數不多,只約五百多人報名,全、半馬也有分流,差十分鐘才起跑。

September 17, 2018

第6回白山白川郷ウルトラマラソン

自從 2015 年完成平生第一場 100K 的路跑,就許願每年都可以來日本跑一次超馬,今年規劃參加白山白川郷超級馬拉松。每年在九月第二週舉辦的賽事,今年是第六屆了。雖然不如薩羅馬湖或是四萬十川超馬來的歷史悠久,但在日本跑友之間的評價很高,經常獲選入 Runnet.jp 的百選賽事。路線已經過白山ホワイトロード(舊名白山超級林道)這條景觀公路為號召,這條公路連結北陸石川縣白山市與東海岐阜縣高山市白川村,專為觀光而興建。往年路線從西邊的白山市出發,爬坡跑白山林道後,抵達白山東側的白川鄉的合掌村,折返再跑回白山市,落差來回高達 2500 公尺。由於難度相當高,從去年開始,路線變更為從合掌村起跑,上白山林道再跑下白山市,繼續沿著手取川河谷跑到出海口,往北沿著海岸線跑到松任市。由單純的山景,增加了海景。因只要爬一次山路,落差減少一半,難度可為大幅降低。但也因為跑到平地後氣溫上升,後段在下午跑在無遮蔭的河堤和海邊,去年就因為氣溫過高,完跑率只有六成。

賽事路線(取自官方網站)

August 13, 2018

2018 關山好米馬拉松三日賽

久聞關山在八月份已經舉辦多年的連日賽,賽道優美補給豐富。但自己馬拉松最相近的間隔也兩週以上,不曾連周馬,更不論連日馬了。而且八月天氣熱,台東的距離遠,就沒有動機參加。這次 K 君邀約報名,想說一百公里都可以一次跑完大約 2.4 個馬拉松的距離,這種連日賽慢慢跑應該也不成問題,就一起報名來挑戰。

賽前訓練就比照超馬來開課表,但五月初 Wings for Life 賽後左臀肌的舊傷復發。沒有停跑休息,導致左邊鼠蹊的肌腱也代償性的拉傷。六月份只好減量,傷勢才慢慢復原,但長距離的後段仍會引發疼痛,因此 LSD 的訓練量相當不足。七月份嘗試耐熱訓練,跑過一次正中午出發,雖然只有七分速,卻只能維持半馬的距離就放棄了,七月份的跑量只有 300 公里出頭。練不夠又不耐熱,實在沒有信心。乾脆不練了,八月初完全停跑,去日本旅遊一週,回台灣後也只跑了一次六公里維持跑感。

上個月 K 君爬山時扭傷腳踝,這場比賽只好棄權,只剩下我一個人,趕緊退房改訂 Backpackers。出發當週才想到要訂車票,當然搶不到熱門的花東線,只好自駕前往關山。週四下班後,帶著行李開車走台九線往南,新闢的東澳隧道穿越了蘇花最難開的路段,一路順暢大約十點出頭來到下塌的民宿,房客都是跑友,早已就寢,便躡手躡腳進房休息。

August 04, 2018

北海道山旅(續),第三章:斜里岳

「斜里岳」位於日本北海道的道東,為連結知床半島與阿寒群峰之間的脊梁山系,海拔 1547 公尺,山頂東側設置二等三角點。斜里岳是一座火山,因爲斜里川的源頭而得名。原住名アイヌ族人則稱之為「オンネ·ヌプリ」,意思為大山或老山。從北側的平原眺望此山,獨立峰的造型,從平原拔地而起,相當宏偉而優雅。向北延伸的扇形平緩稜線,深田久弥先生形容為有如孔雀的尾巴。搭乘飛機降落女満別機場時,往東邊看去最顯眼的就是此山,真是無愧大山之名。

於清里町眺望斜里岳

斜里岳的登山口有二,其一位於北側斜里町的豊里,另一位於西側清里町的清岳荘。後者海拔較高,因此利用的山友較多。從清里町上山的步道,沿著一の沢上行,在下二股後分成新舊兩條路。舊道繼續溯溪而上,新道則攀爬到熊見峠,兩者在上二股交會。大部分記錄走舊道上山,溯溪而上較為安全,且可欣賞沿路大小瀑布。下山再走新道,欣賞稜線上的風景。

登山口有一幢稱為「清岳荘」的山小屋,旁邊的停車場也可車中泊。舊的小屋多年前毀於祝融,新的建築 2005 年才蓋好。雖然靠近登山口,但要電話預約不太方便,且住在市區還是比較便利,前晚就預訂了山下的青年旅館。幸運的是通舖的房間只有我一個房客,一人獨享六人房。

行程紀錄:

August 03, 2018

北海道山旅(續),第二章:阿寒岳(雌阿寒岳)

「阿寒岳」位於日本北海道道東的釧路市,位於阿寒湖畔而得名,屬於千島火山帶。此山為兩座山的合稱,「雄阿寒岳」海拔 1371 公尺,位於阿寒湖東側,山體為端正的圓錐形,雖然海拔較低,但正對著湖水氣勢非凡而稱雄。「雌阿寒岳」海拔 1499 公尺,位於阿寒湖的西南側,因火山口眾多,遠望山體較為柔和而稱雌。原住民アイヌ族人稱之為男山與女山,是隔著阿寒湖對峙的夫婦山。雌阿寒岳是座活火山,1996 年初冬開始活躍,1998 年十一月噴發直到 2000 夏季。2006 年三月到八月仍有小規模的噴火。登山活動直到 2015 年才解禁,目前屬於 Level 1 的警戒。(可開放登山,但必須特別小心火山活動)雌阿寒岳設有一等三角點,放置在主峰南側,海拔 1476 公尺的「阿寒富士」山頂。

而阿寒富士眺望雌阿寒岳
阿寒湖畔的雄阿寒岳

阿寒湖附近劃歸阿寒摩周國家公園,動植物相當豐富,以丹頂鶴和綠球藻最為知名。雌阿寒岳的西側山麓,也有大片阿寒蝦夷松的原生林。攀登阿寒岳,通常以登頂最高的雌阿寒岳為代表,如果時間充足,也可效法日本百名山作者深田久弥先生,雌、雄兩山一併攀登。雌阿寒岳的登山路線有三,從北側阿寒湖畔,可走昔日開採硫磺的舊路,登頂剣ヶ峰,繞行稱為馬の背的火山口邊緣後登頂主峰。巴士可達位於公路旁的登山口,交通較為便利,但路線也是最長。最短途徑的登山口,位於西側的雌阿寒温泉,最多山友使用。另一登山口位於西南側的オンネトー湖畔,爬上主峰與阿寒富士之間的鞍部而後登頂。

因為下山後還要開車到下一站清里町,時間不夠完登雌雄兩山,就決定只爬雌阿寒岳做為代表。預計從雌阿寒温泉入山,登頂後,順時針繞行火山口,再攀登阿寒富士,摸一等點後,走オンネトー下山。兩登山口有步道相連,可以形成一個 O 形縱走。

行程紀錄:

August 01, 2018

北海道山旅(續),第一章:幌尻岳(下)

14:20 幌尻岳

站在幌尻岳的山頂,極目所及的崇山峻嶺,都是日高山脈的大小山峰。而這遼闊的山脈,也只有主峰能入列日本百名山。真所謂不來北海道,不知山之廣呀。

洶湧的雲流由西往東流洩

北海道山旅(續),第一章:幌尻岳(上)

日高山脈位於日本北海道的南部,是南北走向長約 140 公里的大山脈。最高峰的幌尻岳海拔 2052 公尺,在日本群山之中雖非最高,但原始性與登山困難度卻名列前茅。與北海道其餘山脈成因於火山活動不同,日高山脈為板塊擠壓所構成。經過第四紀冰河期的雕琢,山腹挖掘出許多圈谷。後再經過河川侵蝕,形成許多深峻的溪谷。早年攀登日高山脈,必須沿著溪流溯溪而上,需要多日時間才能攀上稜線,需要高度的體力與技術。後來森林砍伐與水力發電設施的興建,修築了一些維護工程的林道,使得一般人也有機會攀登日高山區。

日高山脈又分成北中南三段,最高峰是位於北日高的「幌尻岳」,海拔 2052 公尺,設置一個二等三角點基石。根據深田先生的說法,ポロ(幌)為 Ainu 與「大」的意思,シリ(尻)為「山」的意思。幌尻岳的山腹環抱著三個大型的圈谷,遠望氣勢非凡,無愧名字中大山的意涵。挑選日本百名山的名作家「深田久弥」先生,原本想比照大雪山、丹沢山或八ヶ岳,以整條山脈入選百名山,但看到「幌尻岳」雍容華貴的山形,就改變心意,認為此山不必以山脈為由,光自己就有資格列入百名山了。

戸蔦別岳と幌尻岳

然而攀登幌尻岳並不容易,共有三條路線。最常採用的,是從西側的平取町出發,前一晚可住宿在「とよぬか山荘」,再搭乘山莊提供的接駁車,行駛北海道電力公司所屬的林道抵達車行終點的第二ゲート。接著步行 7.5 公里的林道來到林道底的電力取水設施,再開始涉水而上,總共要過溪約 15 次,才能到達基地幌尻山荘。此山屋為絕對預約制,不可設營。從此山屋出發,往南攀登北圈谷的邊緣而抵達山頂。大約需要兩~三日的時間。

由於前述路線必須多次涉溪,初夏雪融之時,溪水甚至深達腰部,接駁車與山屋的預約也有名額限制,因此開發出替代的「新冠コース」。從新冠町市區,開車走 22 公里沒有鋪裝的道路來到新冠水壩,進入新冠林道再行駛 16 公里的砂礫林道來到車行終點的「イドンナップ山荘」。接著步行 19 公里的林道抵達登山口的「新冠ポロシリ山荘」,以此為基地往北沿著幌尻沢登頂。以前述兩個無人管理的山屋為基地,是兩天兩夜的路線。雖然少了涉溪的難度,但漫長的林道卻是相當單調無聊。

第三條路線,從西北側的日高町出發,開車走約 18 公里的「チロロ林道」抵達車行終點的柵欄。再步行三公里的林道就可抵達登山口。此後沿著「二岐沢」轉「ニノ沢」溯溪而上,爬上「糠平岳」再往東爬上「北戸蔦別岳」後登上主稜線,再往南經「戸蔦別岳」抵達主峰。雖然從林道車行終點登頂的距離,來回長達 28 公里,但因開車時間最短,林道步行最少,多被單日往返的山友利用。2016 年夏天林道受到颱風破壞,直到今年初才整修完畢,重新開放通車。因此去年都沒有山友的紀錄可供參考,不過今年開放後,六七月以來已有多篇記錄流傳,看來路況不差。

由於平取路線受制於人且要多次過溪,新冠路線林道太長,因此一開始就考慮走チロロ林道。而且出發點的日高町距離高速公路最近,方便下山後前往下一站的阿寒湖。雖然可以單日往返,但考量到後面還有行程,不要一開始就耗盡心力,決定在山上住一晚。這條路線可供紮營的點是「北戸蔦別岳」山頂和「七ツ沼カール」,前者無水要從山腰的泉水背上山,後者取水方便但要上下稜線落差約一百公尺。

原先計劃從チロロ林道入山,依序攀登「糠平岳」、「北戸蔦別岳」、「戸蔦別岳」而抵達「幌尻岳」,原路退回北戸蔦別岳扎營,隔天再下山。但第一天的路程,參考昭文社的地圖,就要用掉十二個半小時。還好北國夏日長,四點半就日出了,便打算四點出發。不過根據氣象預報,今天因為鋒面通過,整天都是陰天,明天才會是晴天。入夜後果然風聲大作,氣溫直線下降。因此臨時改變計劃,第一天走到「戸蔦別岳」與「幌尻岳」中間的「七ツ沼カール」,就地紮營,第二天再登頂後下山。因此第一天就可以睡到自然醒,不必提早出發。

行程紀錄:

July 31, 2018

北海道山旅(續),前言

日本百名山位於北海道的九座,去年已經拜訪了其中五座。剩下道南的「幌尻岳」與道東的「羅臼岳」、「斜里岳」和「阿寒岳」。由於這幾座山彼此距離遙遠,登山口也沒有大眾交通工具可達,便決定以租車自駕的方式解決交通問題。

北海道的夏季短暫,適合登山的時間約六月底到九月中。七月中之前雪溪還沒消融,且氣候類似春季,陰晴不定,數日之間可從炎夏轉為寒冬。去年六月底的北海道山旅,就飽受氣候多變的困擾,五座山只有兩座遇到好天氣。七月中到八月底處於盛夏到夏末之間,天候較為穩定,大多是晴午後水氣旺盛的型態。九月之後漸漸邁入秋季,可欣賞紅葉的美景,但也要留意初雪帶來的嚴寒。

因此今年選擇八月初來登山,首尾加上週末有九天的時間,可以充裕悠閒的享受登山的樂趣。無奈同事也要利用暑假期間出國旅遊,彼此協調之後,假期只剩七天,扣掉前後兩天的飛機,只有五天要爬四座山。因此計畫修正為七月三十一日出國,抵達北海道的新千歲機場。再租車自駕開到「幌尻岳」登山口附近的日高町。「幌尻岳」單攻不易,因此計劃登頂後在山上的營地住一晚,隔天再下山。八月三日到五日,再由西邊爬到東邊,依順序攀登「阿寒岳」、「斜里岳」和「羅臼岳」。八月六日從網走的女滿別機場,搭乘日航到新千歲機場再回國。

十點十分的飛機,因此不必特別早起。近年來多從松山機場飛東京轉日本的國內線,已經很久沒來桃機了。

桃園國際機場候機中

March 24, 2018

2018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

這次的萬金石馬拉松算是我的第五十二場馬拉松,上次參加 2010 年的萬金石,則是我的第二場。在這五十多場賽事中,也只有萬金石是重複參加過,其餘五十場都是不一樣的比賽。在跑馬生涯的初期,大家都在拼百馬,那時就想說如果此生有機會百馬,而且百場都是不同賽事,感覺也是蠻有趣的一項個人紀錄。因此選擇賽事時,刻意避免重複。只是最近在快要完成全台各縣市跑透透後,不太想征戰外地。而且上半年沒機會出國,卻有需要一場認證賽事來驗證訓練成效,於是在國道馬和萬金石這兩場三月份的賽事中,選擇了較多朋友參加的後者,也是慕著新入選銀標賽事的光環而來。

邀了 H、K、D 君參加,但 H 君重感冒,K 君扭傷膝蓋,都放棄比賽。週日早上三點五十分開車,從台北市出發走高速公路,下基隆交流道就開始塞車,走走停停四點半到了翡翠灣,左轉玉田路,路旁已經停滿車輛,繼續往野柳方向開車,停在距離會場約一公里的地方,再往回步行到會場。根據連續參賽第四年的 D 君觀察,今年的選手似乎比以往多,雖然增加了一塊腹地作為休息區,但早已被各大社團佔領,只好到寄物區對側更衣。流動廁所也稍嫌不足,排隊上完廁所已經六點鐘,趕緊到指定的 B 起跑區集合。

長官致詞與菁英選手的介紹後,六點半開跑,只十四秒鐘就通過起跑點。緩上坡進入萬里隧道,因為人潮眾多,不想左右鑽行浪費體力,就順順的跟在人龍後方,當作暖身。出隧道後五公里的時鐘才 22 分 50 秒,雖然體感還很好,但心知有點衝過頭了,因此上了一次洗手間調整心情,再以約五分速通過獅頭山的起伏。

January 29, 2018

2018 台北渣打公益馬拉松

參加波士頓馬拉松是我開始跑步的動力之一,但成績進入三小時三十分之後,進步相當緩慢,無法再像以前那樣,每次都能進步個十幾分鐘。只好將目標放在跨進 45 歲組的門檻,三小時二十五分。無奈報名競爭越來越激烈,Cut-off time 來到史無前例的新高,至少要三小時二十一分半,才有綠取資格。依照這種錄取的趨勢,自己不跟著進步,說不定連四十五歲組都無法報名。因此去年十月的超馬大致恢復後,立刻投入馬拉松的訓練,準備以這次的台北渣打馬拉松來驗證訓練的成效。參考高手 K 君的建議,在課表裡增加間歇跑,週末的長跑也挑選山路進行。果然在上個月的台北馬拉松,跑出一小時三十二分,出乎意料的成績。於是自信心爆棚,加上最近幾次 Yasso 800,都能穩穩地用四分速跑十趟。賽前甚至認為應該可以跑進三小時十五分。

台北渣打馬拉松舉辦至今才五屆,但前幾次都遇到低溫的理想天氣,加上賽道平直起伏少,也有國際認證,是適合競速的賽事。由於賽前訓練太多,兩週前一次大跨步拉傷了左後腿 Hamstring 的肌腱,還好在降低跑量與辛勤按摩後,已經恢復。週六下午忙完公事後,開車回到台北家中,不曉得是否緊張過度,才睡了一個多小時就失眠了。只好起床看電視打發時間,不知不覺吃了六塊超甜的比利時威化餅,又喝了一大瓶水來解膩,搞得肚子鼓脹難受。已經是老江湖了,還會搞出失眠和飲食過度的狀況,真是不可原諒。

四點鐘出門,搭計程車到達卡達格蘭大道,換衣寄物上過廁所後,與同學 H 君會合。由於全馬和半馬一起出發,雖有四線馬路也相當擁擠,我們才排在起跑點後方約五十公尺的位置。

起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