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7, 2018

第6回白山白川郷ウルトラマラソン

自從 2015 年完成平生第一場 100K 的路跑,就許願每年都可以來日本跑一次超馬,今年規劃參加白山白川郷超級馬拉松。每年在九月第二週舉辦的賽事,今年是第六屆了。雖然不如薩羅馬湖或是四萬十川超馬來的歷史悠久,但在日本跑友之間的評價很高,經常獲選入 Runnet.jp 的百選賽事。路線已經過白山ホワイトロード(舊名白山超級林道)這條景觀公路為號召,這條公路連結北陸石川縣白山市與東海岐阜縣高山市白川村,專為觀光而興建。往年路線從西邊的白山市出發,爬坡跑白山林道後,抵達白山東側的白川鄉的合掌村,折返再跑回白山市,落差來回高達 2500 公尺。由於難度相當高,從去年開始,路線變更為從合掌村起跑,上白山林道再跑下白山市,繼續沿著手取川河谷跑到出海口,往北沿著海岸線跑到松任市。由單純的山景,增加了海景。因只要爬一次山路,落差減少一半,難度可為大幅降低。但也因為跑到平地後氣溫上升,後段在下午跑在無遮蔭的河堤和海邊,去年就因為氣溫過高,完跑率只有六成。

賽事路線(取自官方網站)

由於改成起終點不同的路線,賽事的安排變得更為複雜,尤其是起點的合掌村,住宿空間不夠,許多跑友必須住在終點附近,再搭乘付費的接駁車前往起跑點,也因此前日報到也分成合掌村或松任市兩處。因為貪圖不必非常早起,選擇了住在合掌村的方案,代價就是高昂的住宿費,一泊二食加上當日接送,三人房的價格就要兩萬五千五百日圓。

合掌村與北陸一代已是舊地重遊,公司又值忙碌的季節,因此沒有安排旅遊行程。星期五下午出發,搭乘長榮航空飛小松機場,再到金澤市住宿。第二天一早搭乘巴士前往合掌村,稍微遊歷再報到,領取物資並聽取簡報後,回到旅館休息。星期日跑步,賽後到附近的山中溫泉休養一日,星期一就搭機回台灣了。

合掌屋

正值秋雨前線入侵,星期五晚上開始下起大雨,大會也公布如果雨勢過大,白山林道可能會封閉,賽事因而取消。還好雨勢到了週六傍晚漸漸減緩,晚上六點大會才終於公告賽事如期舉行,提心吊膽的不安總算放心,晚餐之後回房立刻就寢。星期日早上兩點半起床,三點吃了早餐,三點四十分接駁車前來載我們到兩公里外的起跑點,寺尾防災グラウンド。寄物的卡車有兩處,我把補給品和咖啡送到 59.9K 的中途站,把行李寄送到終點。

起跑點

去年的四萬十川超馬,已將 100K 的成績跑入十個小時。今年因大部分時間受到臀傷的困擾,月跑量最多才三百公里出頭,長距離的練習也不夠,算是歷年來準備最不充分的一次比賽。還好上個月的關山三連馬順利完賽,才稍微恢復一點信心。這次比賽難度算是最高,除了落差大,氣溫也最熱,因此不期待可以突破個人紀錄。配速原則前 20 公里以七分速爬坡,下坡路段盡量追趕落後的時間,之後就維持六分速,試圖再度跑入十小時內。

五點鐘準時鳴槍起跑,此時風雨不但停歇,夜空還露出一點星光。順著人龍通過起跑點,前一公里緩下坡。因地面溼滑又無燈光,跟著大家慢慢前進。一公里後來到平地,過橋進入合掌村的主要道路,晨光中一路貫穿周圍高大的合掌屋,居民也特別早起替我們加油。跑到村尾後,右轉繞到隧道下,再進入白山林道。

跑經合掌村
晨光下的合掌屋

跑出幽暗的長隧道,就是長達 14 公里,落差一千公尺的上坡。第六公里後鑽出隧道,過橋來到豐田汽車的度假村,此處提供鮮奶作為補給,最為接下來應付無情陡上的燃料。林道之字蜿蜒,抬頭公路就掛在對面的山上。為了保留後段的體力,上坡路不強求速度,縮小步幅,坡陡就跑七分半速,坡緩就六分半。林道上午全線封閉,就是為了讓我們跑步,可以盡情跑步,欣賞周圍飄盪在山谷中的山嵐,不必擔心閃躲車輛。也因為封路沒有觀眾,大會沿途佈置了許多志工,專門替我們拍手打氣。

飛騨牛乳
路在對面的山上

十八公里後終於爬上最高點,標高 1450 公尺。接著進入隧道緩下坡,從岐阜縣跑到石川縣。接下是大段陡下坡,開始下坡時,臀部隱隱作痛,剛才的陡上還是有點用力過猛,還好跑起來後就漸漸無感了。天氣越來越好,遠山露出全貌,掛著一道彩虹。

眺望白山群峰
彩虹

大約四分半速飆下山,經過路旁一道道造型各異其趣的瀑布。長時間陡下膝蓋有點受不了,就在 27 公里的補給站上個廁所,吃碗冷麵。接著繼續下坡,過了蛇谷的鐵橋後,坡度漸漸緩和,時間也追上了爬坡時損失的進度。接下來經過一連串的明隧道,陽光照進紅色的鋼樑,相當漂亮。過了三十公里有點撞牆,既然趕上時間也就不再趕路,跟著一位札幌來的女士後面,以五分四十秒左右的配速前進,經過許多溫泉鄉。大約三十七公里時,必須爬坡翻越小山,再下山抵達一里野。通過 42.195 公里的標示時,全馬費時四小時七分鐘。與前幾次百公里跑完第一個全馬時的輕鬆感相比,這次感覺比較吃力。不小心速度就掉出六分速,趕緊提醒自己不要鬆懈,盯著遠方的跑友跟上腳步,速度才慢慢回到五分半左右。四十八公里後左轉離開公路,跑上自行車道。兩山往外開展,手取川峽谷形成沖積扇,兩旁金黃色的稻穗在陽光下隨風搖曳,真是美極了。海拔下降後,陽光下氣溫也跟著升高,還好補給站都有準備降溫的水桶。

手取川的稻田

五十五公里後結束自行車道,回到主要幹道後沒多久,右後轉彎進入露營區,這個補給站有攝影記者採訪,但我已經累到講不出話來。遇到沙地的緩上坡只好停下來走路,跑出露營區後跟上另一位跑友,才又恢復速度。咬緊牙關撐到 59.9 公里的轉換站,連解開補給袋的結手都會發抖。喝下咖啡和一包能量凝膠後,才又恢復體力。走過 60 公里的感應地墊,才又繼續跑起來。總計在轉換站用到了三分鐘。跑完六十公里後,用時五小時五十五分,比 Sub 10 的配速多了五分鐘的餘裕,於是順順地將配速再降到五分四十五秒左右。與前幾次百公里賽不同,這場難度可能較高,周圍跑友相當稀少,大部分都是在獨跑,無法互相鼓勵,只能依賴自己的意志力。過了中午又開始飄雨,剛好抵銷午後的熱氣。

雨勢越來越大,到了六十五公里後,來到白山神社的總社。從參道旁邊跑陡峭的車道,這段爬坡實在太陡,只好再度變成步兵。經過社區小路,來到獅子吼公園,不但要從停車場旁爬階梯,還要穿越竹子做的涼亭,對於跑了六十多公里的人來說,真是困難的挑戰。大雨中下坡離開公園,在社區裡左彎右拐,還好路口都有引導志工,最後還要爬下樓梯,穿越人行地下道回到馬路。

獅子吼公園

雙腿經過這段穿滿各種地形的高低起伏的考驗,實在想要飆出髒話。六十九公里後跑到河堤上,沿著手取川往出海口前進。此時風雨越來越大,強勁的北風從右側打過來,吹得號碼布啪噠作響,還要伸手抓緊號碼布,以免被風吹走。

大風大雨

剛才在獅子吼社區浪費不少時間,Sub 10 的空間只剩下一分鐘。漫長的河堤上,暴雨中前方的跑者身影都看不清楚。雖然雙腿漸漸無力,但害怕停下來走路會失溫,就維持著五分四十秒左右的配速,緊盯著遠方的跑友前進。77 公里後離開河堤,指揮交通的志工看我似乎左右搖擺,還在暴風中特別大聲的喊說要注意安全。離開無遮的河堤至少風勢比較緩和,但離開補給站後又回到令人厭世的河濱,繼續往下游跑。

雖然已經喪失追求成績的念頭,一心只想要努力活下去,還好速度還能維持住。85 公里後終於離開地獄河濱,右轉來到市街。雖然風雨較小,但燃料已經耗竭,跑速降到六分半,在 88 公里杏仁公園上過廁所拉拉筋,走一小段路才又復活。在工業區繞來繞去,再繞出去到達海邊的自行車道。

終於來到賽事的高潮,簡章寫著這段路可以欣賞日本海的落日。往北跑正好對著大逆風,惡劣天候下只有驚濤駭浪可以欣賞。自行車道上多處積水,海砂也侵入跑鞋之中,跑起來相當難過。這段五公里的海濱真是難熬,自以為速度還好,但逆風中之下,看錶都只有七分速, Sub 10 確定無望。

95 公里跑到松任海濱公園,終於結束這段痛苦的路線,進入市區。雨勢愈來愈大,跑在積水嚴重的人行道上。剩下五公里只想快點結束,居然再度找回六分速。由於超馬賽事很少交管,市區路段必須等紅綠燈,遇到路口只好停下來按摩快要抽筋的大腿。剩下一公里在最後的補給站吃了美味的大福,再慢慢地跑回終點,松任運動公園,用時共十小時又七分鐘。

獎牌

雖然沒再次跑進十小時,但通過重重難關抵達終點,還是相當開心。轉身脫帽鞠躬,感謝辛苦的志工在暴風雨中替我們服務。賽後主持人還有簡短的訪問,成績證明現場列印,終點照片也是當場相片輸出送給我們。成績沒能達標,主要還是練習不夠,跑量不足而且 LSD 的份量不夠,也沒有針對山路做爬坡的練習。於是在賽場上就呈現出提早撞牆,且後段遇到爬坡時的無力感。

但平心而論,這場賽事的確也不適合做為第一次跑百公里賽,或是拿來創造成績的場所。除了落差大之外,夏末秋初的日本還很炎熱,今年受到秋雨侵襲,氣溫才稍微下降到二十度出頭。原先以為後段的暴風雨會降低完跑的人數,沒想到完跑率還有三分之二,比去年的不到六成還高。而沿途風景優美多變,從遺世獨立的合掌村,跑上壯觀宏偉的白山山脈,進入峽谷跑出平原,經過白山神社再到海邊,一天之內經歷日本代表性的風光。或許是為了消化里程,平地路段多次在社區或工業區中繞路、上下樓梯,希望未來路線能再調整。雖然沒有每公里放置指標,但每 2.5 公里的路牌,對於跑六分速的選手是相當實用,大約每個指標跑一刻鐘,對時還算方便。

舉辦這種起終點不同的賽事,又是超長距離的一百公里,難度相當高。尤其是起點位於偏遠的山區,路線又沒有重複,補給站的架設,引導的志工與指標的設置,都必須盡善盡美。補給站共有三十一個,大約三公里左右就有一站,提供食物飲水和當地名產如水梨、牛乳、豆腐、冷麵、味增湯等,可以不帶補給空身而跑。由於去年過熱,今年特別針對沿線提供中暑指數,提醒跑友補充鹽分和飲水。最要感謝的是偉大的志工們,尤其是後段河堤的狂風中,一邊保護著補給品不被吹走,一邊不忘拍手幫我們加油。即使風雨中雨傘都快開花了,還是堅守崗位關心路過跑者的身體狀況,真是銘感五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