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31, 2014

白峰三山縱走塩見岳(二):攀登間ノ岳、農鳥岳,經巻道抵達熊ノ平小屋

「間ノ岳」位於日本静岡県與山梨県的交界,地圖上静岡県往上突出最北邊的尖角,就是「間ノ岳」了。其山海拔標高 3189 公尺,以高度論排名日本第四,屬於南阿爾卑斯山脈(赤石山脈),列名日本百名山之一。間ノ岳的山體龐大,山頂平緩遼闊,設置有三等三角點,由於為於白峰三山中間的位置而得名。位置在縱走的途中,不容易單攻登頂,在日本困難攀爬的百名山之中排名第五位。攀登間ノ岳的途徑,大多採用白峰三山的行程,也可於縱走南アルプス主稜時,從相鄰的三峰岳順路登頂。


自西農鳥岳山麓眺望間ノ岳

「農鳥岳」位於日本静岡県與山梨県的交界,海拔標高 3026 公尺,設置二等三角點,屬於日本南阿爾卑斯山脈(赤石山脈),列名日本二百名山之一。春天山頂附近積雪開始溶解,露出底部的岩石,遠望有如小鳥。山下的農民見到這樣的「雪形」出現,就知道播種的時節到了,因此將此山命名為「農鳥岳」。西北側的「西農鳥岳」,高度 3051 公尺而超越主峰,然而三角點則設置在東南側高度較低的主峰。攀登「農鳥岳」的路徑,大多採用白峰三山縱走,從「大門沢下降点」離開稜線,往奈良田的方向下山。


自塩見岳眺望農鳥岳與西農鳥岳

今天的行程,預計往南攀登「間ノ岳」、「農鳥岳」,再回到間ノ岳與西農鳥岳之間的鞍部,走巻道從間ノ岳的南麓腰繞,接上主稜「仙塩尾根」,再往南住宿於「熊ノ平小屋」。從山莊的工作人員得知,今日天氣為陰天偶晴,天候似乎比昨天不穩定,擔心會有午後雷陣雨,就決定及早出發,不向山屋預訂早餐了。

July 30, 2014

白峰三山縱走塩見岳(一):從広河原起登,經大樺沢二俣上小太郎尾根,攀登北岳後住宿於北岳山荘

白峰三山是南アルプス當中,北岳、間ノ岳、農鳥岳這三座山峰的總稱。由於山頭冬期積雪,銀白的山頂遠望十分顯目,因而被稱為白峰三山,隔著野呂川與之相鄰的鳳凰三山,是欣賞三山的最佳地點。雖不在南アルプス的主稜線上,僅以間ノ岳緊鄰主脈的三峰岳,但由於外型壯麗,高度皆超過三千公尺,北岳更是日本第二高峰,向來是登山者嚮往的殿堂。稜線高度超越森林界限,且與富士山相距不到六十公里,可說是欣賞富士山最理想的展望台。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終年不消融的大樺沢雪渓,幽玄的原始森林,與山巔附近百花繚亂的草原花海,風景可說是美不勝收。從北岳的広河原入山,依序攀登三山,下山處就是歷史悠久的奈良田溫泉,可以泡湯紓解疲勞,是三天兩夜的熱門路線。

順利完成了甲斐駒ヶ岳與仙丈ヶ岳,接下來的目標就是白峰三山了。但我還計劃將旅程延長,走遍白峰三山之後,從間ノ岳南麓腰繞接回南アルプス的主稜:仙塩尾根,把縱走路線拉到塩見岳,最後從塩見岳的登山口鳥倉林道下山。起初有想過,或許繼續往南縱走,可以走破南アルプス,收集南阿全部的百名山。但這計劃需要一倍的時間,在夏天要考慮颱風的因素,且南阿南部的山小屋系統較不發達,就仍維持原定計劃,只走到塩見岳為止。因此這四天三夜的行程定案為:第一天從広河原入山,走大樺沢二俣經小太郎尾根,行至北岳肩の小屋住宿。第二日依序攀登白峰三山,再回到間ノ岳與西農鳥岳之間的農鳥小屋住宿。第三日從間ノ岳南麓腰繞回到仙塩尾根,再往南縱走至塩見岳,住宿於塩見小屋。第四日續往南行,從三伏峠下山,出鳥倉林道。這種安排最大的問題,在於第三日的行程過於長大,預計耗時超過九個小時,中途缺乏撤退路線與山屋,且登頂塩見岳已接近傍晚,有可能遇到午後雷陣雨。不過這幾天走下來,發現我的腳程比地圖標示的時間還快,大約每小時少十分鐘,所以或許前兩天可以多走一些,讓第三天的路程可以縮短。

北岳位於日本山梨県南アルプス市,海拔標高 3193 公尺,設置一顆三等三角點,屬於南アルプス山脈(赤石山脈),列名日本百名山之一。北岳高度僅次於富士山,是日本第二高峰(其實也只比第三高的奥穂高岳多出一公尺),也是南アルプス的主峰。由於是白峰三山最北邊的山峰,因此稱為北岳。三角錐形狀的山容與盛夏時節也不消融的冰雪,蘊含莊嚴的氣品。尤其是東側從山頂垂直落下,約六百公尺的大峭壁,被小島烏水先生尊稱為北岳的バットレス(buttress),極為壯觀。山頂週邊殘雪消融滋養的草原,每到了初夏百花競放,是高山植物的寶庫,還有生育此地特有的品種,以此山為名的北岳草。


自甲斐駒ヶ岳眺望北岳

北岳的攀登路線眾多,最熱門的登山口位於南アルプス林道上的広河原。從林道靠近奈良田這一側,也可經由池山吊尾根登頂,但此路線路跡不清,連登山口都沒有標示,是冬期巴士停駛時的替代路線。從西側野呂川搠源,經両俣小屋也有路線上山,但此線常因溪水暴漲而中斷。山頂往南是縱走白峰三山的路線。東側北岳バットレス則是高難度的攀岩或冰攀的挑戰。從広河原入山而登頂的路線再分成三條,其一是走陸路,經白根御池接上小太郎尾根,從北側登頂。另兩條走水路,沿著大樺沢上搠,在二俣分開,一往西北走右俣接小太郎尾根,另一往東南走左俣爬上八本歯的鞍部,從南邊登頂。後者由於會經過雪溪,需要準備冰爪與冰斧等裝備。

由於是熱門的登山路線,山屋的選擇也很充足。登山口有「広河原山荘」,路線一會經過「白根御池小屋」,可作為無法及早抵達登山口,前一日先行休息的地點。北側斜坡山頂下方有「北岳肩の小屋」,南側與「中白根山」之間的鞍部有南阿規模最大的山屋「北岳山荘」,方便計劃在山頂欣賞日出的山友。

至於抵達登山口的方式,由於南阿林道的交通管制,不准許自駕車進入,必須停放在林道北線入口的夜叉神峠、南線入口的奈良田或西線入口的戶台,再搭乘低公害巴士入山。山梨交通也有登山巴士,從新宿或甲府市出發,直達広河原。但由於七月中的浣熊颱風造成林道北線坍方,巴士只好改道南線,經奈良田入山,比原本北線多出兩個小時的車程。

July 29, 2014

仙丈ヶ岳(下):登頂後走小仙丈尾根回到北沢峠

今天的路程,從山屋出發,爬上「馬ノ背」的稜線之後,走到「藪沢カール」的底部,再爬上圈谷的上緣,登頂「仙丈ヶ岳」。之後經「小仙丈ヶ岳」,走小仙丈尾根下山,抵達「北沢峠」。上山約一個半小時,下山約三個半小時。下山之後,從「北沢峠」轉乘巴士回到「甲府市」,需要在「広河原」轉車。

從広河原抵達甲府市的南阿林道,月中才剛遭到浣熊颱風的破壞,豪雨造成坍方,目前還無法通行。必須從広河原走林道往南抵達「奈良田」,在從奈良田繞路回甲府市。多轉一趟車,多花一個小時的時間。明天緊接著要攀登白峰三山,登山口位於「広河原」,原先計劃在広河原山荘住宿,這樣就可以免除舟車勞頓。但考量到広河原位於林道深處,宅配公司恐怕無法抵達,且山莊可能不方便盥洗或是充電,糧食補給也是個問題。若是選擇住在「奈良田」也是可行的方案,但溫泉小鎮的資源畢竟不如縣治所在,就還是照原定計劃,回到甲府市補給。

從北沢峠開往広河原的巴士一天只有四班,車程約二十分鐘,發車時間為 7:25、9:45、13:30、16:00。今天的路程預計需要五個小時,為了要趕上 9:45 的巴士,就決定四點鐘從山屋出發,如此可預留 45 分鐘在路上玩耍。山屋其他的山友大多是昨天就已經登頂,今天可以悠哉下山,但我要在供應早餐前出發,因此昨天就請廚房幫我先把早餐做成便當。


於中白根山附近眺望仙丈ヶ岳

July 28, 2014

仙丈ヶ岳(上):自北沢峠入山,沿小仙丈尾根攀登,折出至馬ノ背ヒュッテ

「仙丈ヶ岳」位於日本長野県伊那市與山梨県南アルプス市的交界,海拔標高 3033 公尺,山頂設置二等三角點,屬於日本南阿爾卑斯山脈(赤石山脈)。「仙丈ヶ岳」原名為「千丈ヶ岳」,意思為高度有一千丈(約 3030 公尺)的高山,明治時代以後才被改稱為同音的「仙丈ヶ岳」。「仙丈ヶ岳」位於南阿爾卑斯山脈的主稜線上,隔著北沢峠與「甲斐駒ヶ岳」相望。對比於甲斐駒雄偉男性化的山容,「仙丈ヶ岳」山形和緩,優雅的稜線環抱著三個圈谷,初夏時融雪滋潤而繁花盛開。這些女性化的特徵,使之得到「南アルプスの女王」的綽號。

「仙丈ヶ岳」往西側延伸出地蔵尾根,往北延伸出馬ノ背的稜線。主稜則往東北經「小仙丈ヶ岳」延伸出「小仙丈尾根」,下降至北沢峠。往南則經「大仙丈ヶ岳」延伸出「仙塩尾根」,與「塩見岳」相連。稜線東側由這些支稜包圍著三個圈谷,由北向南分別是「藪沢カール」、「小仙丈カール」、「大仙丈カール」。圈谷上緣的稜線,由於雨雪侵蝕岩石的節理而陷落,形成波浪起伏般的群峰。


從「甲斐駒」欣賞「仙丈ヶ岳」的圈谷

攀登路線也是依循上述眾多稜線而登頂,其中「地蔵尾根」使用者極少,經由「馬ノ背」的「丹渓新道」最近因為整備完畢,使用者開始增加。但大多數山友選擇交通最為便利的「北沢峠」登山口,走「小仙丈尾根」登頂,由於落差只有一千出頭公尺,可以當日往返,山道無困難地形,又可欣賞繁花似錦,可說是南阿入門的山岳,充滿人氣。若是無法及早抵達登山口,也可先在北沢峠一帶眾多的山小屋擇一住宿,隔天再上山。或是登頂後,選擇住宿在圈谷底部的「仙丈小屋」或「馬ノ背ヒュッテ」,第二天再下山。從「北沢峠」附近的「大平山荘」,也有一條步道,沿著薮沢上升,連結馬ノ背,稱為「薮沢新道」。可與「小仙丈尾根」結合成O形路線。但初夏時節薮沢的殘雪仍多,要注意「薮沢新道」開放的情報。

當初規劃行程時,想說從「甲斐駒ヶ岳」下山到達「北沢峠」之後應該已經中午,只有半天的時間無法當日往返「仙丈ヶ岳」,便計劃走「薮沢新道」先到「馬ノ背ヒュッテ」住宿一晚,隔天再登頂。由於「馬ノ背ヒュッテ」採預約制,就拜託信用卡公司幫我打電話預定床位。出發前再次查詢「薮沢新道」的路況,發現今年雪害嚴重,「薮沢新道」還沒開通,只好走「小仙丈尾根」,從五合目橫切腰繞,繞路前往山屋。

甲斐駒ヶ岳(下):自七丈小屋登頂,往北沢峠下山

今日的行程計劃先登頂甲斐駒ヶ岳,之後再經過駒津峰、双児山,往北沢峠下山。預計中午前抵達北沢峠,悠閒地享用午餐之後,再前往下一個目標「仙丈ヶ岳」。由於甲斐駒ヶ岳高度超越森林線,又是近乎獨立峰的存在,山頂的展望自然值得期待。黒戸尾根是歷史悠久的古道,越往高處宗教遺跡愈是豐富,也很值得慢慢品味。


自小太郎尾根眺望甲斐駒ヶ岳

July 27, 2014

甲斐駒ヶ岳(上):自尾白渓谷駐車場出發,沿黒戸尾根攀登,抵達七丈第二小屋

「甲斐駒ヶ岳」位於日本長野県伊那市與山梨県北杜市的交界,海拔標高 2967 公尺,山頂設置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屬於日本南阿爾卑斯山脈(赤石山脈)。名稱來自神話中,居住在此山稱為「天津速駒」的白馬,從長野方向眺望,山頂的花崗岩閃亮有如殘雪,又稱為「白崩山」。日本有 18 座冠名為駒ヶ岳的山岳,甲斐駒ヶ岳為其中高度最高者,因為與西側屬於中央阿爾卑斯山脈的「木曽駒ヶ岳」相對,故也稱作「東駒ヶ岳」。

「甲斐駒ヶ岳」的山形為端正的三角錐,撰寫「日本百名山」的深田久弥先生,讚譽為日本阿爾卑斯之中,最典型的金字塔。由於南阿爾卑斯山脈主要為沈積岩,森林界限的海拔也較高,因此外觀大多是深綠色的濃厚山頭,但「甲斐駒ヶ岳」的山頂是火成岩的花崗岩,其明亮的白色尖塔,在南阿群山之中,顯得十分引人注目。


從「馬ノ背ヒュッテ」眺望「甲斐駒ヶ岳」

自古以來此山即為日本信仰的對象,登山崇拜者絡繹不絕,自從江戶時代由信州諏訪的小尾権三郎開山以來,表山道黒戸尾根,成為多數信仰登山者攀爬「甲斐駒ヶ岳」的路徑,當年信仰登山者的遺跡,石塔、祠堂、鐵劍、石碑、鳥居等,散佈在登山道的沿線。但從登山口到達山頂,落差高達達 2200 公尺,近來南阿林道開通後,由於為了避開連續陡上的黒戸尾根,多數登山者選擇落差較小的北沢峠往返。除了這兩條路線外,也有從西北方經鋸岳,或東南方經早川尾根的縱走路線。

黒戸尾根的登山口有兩處,分別是位於尾白渓谷的「竹宇駒ヶ岳神社」,與位於横手的「横手駒ヶ岳神社」。兩者都沒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經過,只能自駕或是搭乘計程車抵達。所幸查詢到毎日新聞社的「毎日あるぺん号」,可從東京搭乘夜車抵達尾白渓谷,於是就決定從尾白渓谷走黒戸尾根入山,住宿在半山腰的七丈小屋,第二天翻越「甲斐駒ヶ岳」之後,往北沢峠下山。

July 26, 2014

2014 夏日之日本百名山朝聖:南アルプス北部、中央アルプス、御嶽山

日本有三座阿爾卑斯山脈,分別為北、中央、南アルプス。其中的南アルプス,原名為「赤石山脈」,位於日本山梨県、長野県、静岡県的交界,南北長 120 公里,東西寬 40 公里。主峰的「北岳」海拔標高 3193 公尺,為日本第二高峰。南アルプス東邊為富士川,西邊有天竜川,山脈被兩大河流的支流切割,因此地形十分複雜,主脈起自入笠山,經過鋸岳、甲斐駒ヶ岳,下降至北沢峠,再爬升到仙丈ヶ岳,經仙塩尾根而抵塩見岳,再經荒川岳、赤石岳、聖岳而至光岳。主稜的東側有兩條支稜,東北邊的支稜從甲斐駒ヶ岳分出,稱為早川尾根,連結鳳凰三山。東側的支稜是以「北岳」為核心的白峰三山,經広河内岳而往南蜿蜒,一路與主脈平行。

南アルプス再以「塩見岳」為中心,分成南北兩部分。南アルプス由於地形複雜,登山口位置偏僻而不易接近,是以人潮不如北アルプス,但日本政府特地興建「南アルプス林道」,從長野県伊那市跨越北沢峠而至山梨県南アルプス市,專為登山者使用,於是南アルプス北部的交通不再險阻難近,北部的登山者也因而遠比南部眾多。

去年元旦前往日本攀登「鳳凰三山」跨年,算是淺嚐了南アルプス的風采,當時隔著野呂川眺望雄偉的白峰三山,白雪覆蓋的山頭顯得氣品十分高潔,因而心生親近之念,於是決定今年夏天的日本之旅,就安排來攀登南アルプス北部的群山。


自「鳳凰山」的薬師岳眺望白峰三山

去年一連縱走了九天,深受不能洗澡、睡眠品質不佳、糧食與備用電池增加背負重量等辛苦,於是今年決定分段縱走。將南アルプス的北部分為「甲斐駒ヶ岳、仙丈ヶ岳」三日與「白峰三山、塩見岳」四日兩部分,中途下山到「甲府市」做補給。由於塩見岳的下山會到達長野県伊那大島,正好就在中央アルプス旁邊,心想可以接著攀登中央アルプス的三座百名山。(中央アルプス容後再做介紹)「御嶽山」就在中央アルプス的西北側,若有時間也可順便遊歷,於是原本只有一週的登山行程,擴充為兩週,預計攀登「甲斐駒ヶ岳」、「仙丈ヶ岳」、「北岳」、「間ノ岳」、「塩見岳」(以上五座屬於南アルプス),「恵那山」、「空木岳」、「木曽駒ヶ岳」(以上三座屬於中央アルプス)與「御嶽山」(獨立峰)。

July 12, 2014

Epson SF-710S 之 GPS 測試

iPhone 搭配記錄跑步的軟體,幫助自己明瞭目前經過的里程以及配速的資訊。在台灣許多賽事缺乏里程標示的現況之下,這些資訊尤其重要。但是手機的攜帶方式卻令人頭痛,使用臂套會造成甩臂不平衡,拿在手上又嫌手酸,放在短褲口袋中跑動中不時與大腿撞擊,放在腰包中又覺得拿取不變,不容易及時讀取資訊。所以一直想要找一隻 GPS 腕錶來取代手機,作為慢跑時記錄之用。最近同學入手了一隻 Garmin FR620,三不五時就在網路上張貼練跑的資訊,不但具備基本的時間位置,還能分析心率、步頻、步距,使用一段時間後,還能計算最大攝氧量 (VO2Max),功能真是應有盡有。唯一讓人卻步的是電量只能支持十個小時,使用頻繁的話還要經常充電,總是有點麻煩,若是未來有跑超馬的計劃,十小時也不太夠用。

前一陣子網路上忽然密集出現 Epson 推出的 GPS 腕錶的廣告,號稱擁有 30 個小時的電力,外觀低調沈穩,看似傳統電子錶的外形,加上又是日本製造,頗令人心動。但印象中 Epson 最有名的產品當然是印表機,對於他們的 GPS 手錶不太有信心,果然 Google 使用心得,一些前一代款式都有 GPS 嚴重飄移的缺點。不過新推出的款式,有針對定位的技術加以強化,號稱每秒鐘定位一次,在衛星死角難以取得訊號之處,例如隧道內或天橋下,還能自動切換的記步模式來推估距離,雖然台灣剛引進而較少網友的使用心得,但 Google 到的日本跑友的使用報告,都覺得距離蠻精準的。現在購買不但有降價促銷,回函還送藍牙心跳帶,一時衝動就把它帶回家了。


一次攻頂,這是目前 Epson 最高規的 SF-710S,希望有朝一日能跑出錶面上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