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10, 2012

美ヶ原

簡介


王ノ頭

美ヶ原為日本百名山之一,位於日本長野縣,在松本市的東部,南北長約八公里,東西長約四公里,高度在 2000 公尺左右,為頂部平坦的台地火山,周圍因放牧形成草原相貌。最高點位於王ノ頭,海拔 2034 公尺,擁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基石,山頂矗立許多電視台的電波發射塔。其他還有王ヶ鼻 (2,008m)、茶臼山 (2,006m)、牛伏山 (1,990m)、鹿伏山 (1,977m)、武石峰 (1,973m) 等山峰。

攀登美ヶ原多以王ノ頭為代表,主要登山口有三,分別位於美ヶ原自然保護センター、美ヶ原高原美術館與三城。主流路徑多選擇前兩個登山口,走高原的橫斷,幾乎無高度的落差。從三城起登步程約兩個小時。附近的健行步道相當發達,高山植物群生,向來是著名的觀光景點。步程示意圖:

August 09, 2012

八ヶ岳:赤岳、横岳、硫黄岳

簡介


赤岳,於二十三夜峰

八ヶ岳連峰盤踞於日本長野縣中部,為 130 萬年前噴發的火山,經過反覆噴火與侵蝕作用,形成現在的姿態。八ヶ岳南北長達 30 公里,以海拔標高 2899 公尺的赤岳為主峰。山脈的高度約在 2000 公尺左右,以夏沢峠為界,分成北八ヶ岳與南八ヶ岳。北八ヶ岳以森林、池塘、草原為特徵,南八ヶ岳則以岩稜、花海著稱,可說是日本山岳的縮影。由於是獨立又高聳的山脈,因而演化出許多以八ヶ岳為名的特有樹木與花卉。山麓遍佈著牧場與溫泉,冬季也有滑雪場等設施,是著名的度假勝地。

南八ヶ岳主要的山岳有赤岳、橫岳、硫黃岳、阿彌陀岳、權現岳、編笠山等。主峰赤岳標高 2899 公尺,黃昏時從諏訪方向看去,夕陽染紅了赤岳的西壁,因此而得名。山頂分成緊鄰的南峰與北峰,南峰立有一等三角點與一座赤嶽神社,北峰則有一間赤岳頂上山莊。橫岳標高 2829 公尺,位於赤岳之北,為許多岩稜山峰構成,各岩峰多以佛教信仰取名,山麓花海遍佈,台座ノ頭的駒草尤其著名。硫黃岳標高 2760 公尺,位於橫岳之北,山頂為爆裂的半圓形火山口,形成落差達 600 米的絕壁。

八ヶ岳列名日本百名山之一,山友多半以攀登主峰赤岳作為代表。八ヶ岳諸峰的登山口眾多,稜線與山腳的山屋系統也很發達,既可一日往返也可多日縱走。赤岳周邊的稜線眾多,若要當日往返,可選擇文三郎尾根、御小屋尾根、真教寺尾根、縣界尾根、地藏尾根。也可選擇從北方的橫岳,或南方的權現岳縱走。最短路徑的登山口,位於山麓西側的美濃戶口,經柳川南沢抵達行者小屋,再走文三郎尾根攻頂。腳程快的山友,還可順便縱走橫岳、硫黃岳,下山經柳川北沢回到美濃戶口。

August 08, 2012

霧ヶ峰

簡介


於八島溼原

霧ヶ峰位於日本長野縣中部,諏訪湖東北方的中信高原,顧名思義為多霧的山峰,是個盾形火山。山頂廣闊而平坦,由許多起伏平緩的小山丘構成,最高點位於車山,海拔 1925 公尺。因為先人採集材薪之故,山頂附近沒有森林,呈現草原狀態,四周展望全無遮蔽。此外,高原頂端散佈著許多溼原,是古代湖泊淤積後,植物腐爛形成的泥炭層,孕育著許多珍貴的高山植物,是重要的植物保護區。其中以「車山溼原」、「踊場溼原」、「八島ヶ原溼原」面積最大,八島ヶ原溼原的泥炭層厚達八公尺,形成於一萬兩千年前,是日本最南端的高原溼原。車山高原也是日本滑翔翼運動的發源地。

由於山勢平緩,高原上遍佈著許多整備完善的步道,準備一雙好走的布鞋,就可以輕鬆的在花叢中享受芬多精與絕佳的展望。若只想撿百名山的話,目標則是最高點的車山,目前公路已經開到山腳邊,從東邊的車山高原滑雪場,搭乘約二十分鐘的纜車,再爬幾步階梯,就可抵達山頂。自駕車的話,可以停在西邊的車山肩停車場,緩坡散步約 40 分鐘即可登頂。

蓼科山

簡介


蓼科山,於將軍平

蓼科山位於日本長野縣中部,海拔 2530 公尺,屬於八ヶ岳連峰的一座火山。蓼科山是八ヶ岳最北端的獨立峰,具有完整的火山圓錐狀造型,因此有「諏訪富士」的別名,另有「女神山」的別號,列名日本百名山之一。

August 07, 2012

日本後立山連峰縱走 (6/6):蓮華岳、針ノ木雪渓

簡介


針ノ木雪渓

蓮華岳位於日本長野県與富山県的交界,海拔 2799 公尺,西邊隔著針ノ木峠與針ノ木岳相望,稜線轉往西南,經過北葛岳、七倉岳,再連結到裡銀座稜線。山體寬廣和緩,頂上有若一王子神社的奥宮,與一顆二等三角點基石。山麓廣大的砂礫坡地上,是號稱高山植物女王「駒草」的生育地,其中還有珍貴的「白花駒草」,是蓮華岳的象徵。登頂路徑多由扇沢攀登雪溪抵達針ノ木峠,再往東登頂。從南方過來的縱走路,因為交通不便則較少人採用。

「針ノ木雪渓」與「白馬大雪渓」、「剣沢雪渓」並稱為日本三大雪溪,由種池山莊的方向眺望,雪溪由稜線上一瀉而下,高達約六百公尺的落差,相當壯觀。由扇沢攀登雪溪抵達針ノ木峠,沿途有「大沢小屋」與「針ノ木小屋」,為百瀬慎太郎先生建立,每年六月上旬,還有紀念他而舉辦的開山祭,他的名言「山を想えば人恋し、人を想えば山恋し」,至今仍傳頌不止。

August 06, 2012

日本後立山連峰縱走 (5/6):前往針ノ木峠

簡介


赤沢岳

爺ケ岳位於日本長野県與富山県的交界,海拔 2670 公尺,由「北峰」、「中央峰」、「南峰」,三個相連的山峰構成,最高點位於中央峰,但三角點則放置在南峰。爺ケ岳的名稱也是來自於雪形,有如播種的爺爺,故名。針ノ木岳位於日本長野県與富山県的交界,海拔 2821 公尺,為狹義的後立山連峰的最南端,因緊鄰針ノ木峠而得名。針ノ木峠海拔 2541 公尺,為針ノ木岳與蓮華岳之間的鞍部,自古就是信濃與越中之間的交通要道,富山縣的鹽、魚由此運入大町地區,也富含戰略地位。後立山連峰走到爺ケ岳之後,被河川侵蝕,而往西側凹陷成弧形,中間經過「岩小屋沢岳」、「鳴沢岳」、「赤沢岳」、「スバリ岳」而抵達針ノ木岳。

以扇沢為起點,攀登柏原新道抵達種池,再繞行赤沢岳、針ノ木岳,從針ノ木雪渓回到扇沢的 O 形路線,不但擁有立山劍岳與黑部湖的絕景,由於路徑往西彎折,更可眺望北方整條後立山連峰,與南峰的裡銀座、槍穗高連峰。途中經過許多溼原,高山植物花開爭豔,各個山頭形態各異,路徑變化豐富。而且 O 形路線,自駕車也相當方便。

August 05, 2012

日本後立山連峰縱走 (4/6):五竜岳、鹿島槍ヶ岳

簡介


鹿島槍ヶ岳

五竜岳位於日本長野県與富山県的交界,海拔 2814 公尺,山體擁有廣大的基底,冰雪刻蝕出深刻的溝紋,宛如肌肉起賁起的力士,如此粗獷兒男性化的山容,使之入選為「日本百名山」之一。春季雪融之時,山麓顯現的雪形,有如「武田菱の御陵」,由「御陵」(Go Ryou)轉音為「五龍」(Go Ryuu),因此而得名。

鹿島槍ヶ岳位於日本長野県與富山県的交界,海拔 2889 公尺,為後立山連峰的主峰,也列名「日本百名山」之一。山頂分為南峰與北峰,兩個尖角東西對峙,優美的雙耳峰造型,是其最大的特徵。山名由來不詳。

登山者多由「五竜岳」的北側與「鹿島槍ヶ岳」的南側登頂,這是因為兩山相連的稜線,是北阿爾卑斯山脈名列前茅的危險岩稜帶,中心地帶的「八峰キレット」,處處是尖銳削落的岩壁,所幸近年來在完善的鐵梯與鎖鏈的架設下,危險性已經大幅降低。

August 04, 2012

日本後立山連峰縱走 (3/6):不帰ノ嶮

簡介

唐松岳位於日本長野県與富山県的交界,海拔 2695 公尺,往北連接白馬三山,往南通往五竜岳,山勢雖然不高,且可由山頂往東延伸的八方尾根登臨。這條路線不但平緩容易,還擁有高山植物,與白馬三山與五竜岳的絕佳展望,是以也是日本北阿爾卑斯深具魅力的入門山岳。然而連結白馬岳與唐松岳之間的縱走路線,中途橫亙著險峻的不帰の嶮,危險的岩稜連綿不絕,是後立山連峰之中最困難的一大挑戰。

唐松岳與五竜岳之間的步道,前半段必須通過「牛首」的岩峰,細瘦的岩稜連綿不絕,困難地形所在多有。不過後半段抵達五竜山荘之間,則是一路緩坡爬升,才可以稍微放鬆。

August 03, 2012

日本後立山連峰縱走 (2/6):白馬三山

簡介

白馬岳位於長野県與富山県的交界,海拔 2932 公尺,為後立山連峰的最高峰,其上有一等三角點,列名日本百名山之一。白馬岳的名稱,源自春天雪融之際,山麓露出來的岩石,外形有如耙土的馬(代掻き馬),是以稱為「代馬岳」,但日語「代」與「白」同音,後來就誤傳為「白馬岳」了。白馬岳東坡險峻削落的絕壁,西坡較為和緩,呈現單面山的特別造型。山麓因雪水滋潤,孕育許多特有的高山植物,被劃為「白馬連山高山植物帶」。位於東麓的「白馬大雪溪」垂直落差將近六百公尺,與「剣沢大雪渓」、「針ノ木雪渓」並列為日本三大雪溪之一。

擁有萬花爭豔,清涼雪溪與無敵展望的白馬岳,向來是日本人喜愛攀登的對向,山頂附近的「白馬山莊」更是日本最古老的山屋,早在 1906 年就已經開設了。白馬岳的登山口,位於「栂池自然園」和「猿倉」兩處,前者由小蓮華山稜線登頂,經過白馬大池等溼原,沿途高山植物目不暇給。後者經由白馬大雪溪登頂,夏日時光腳踏白雪,清涼舒暢,也是相當快適。無論哪條路線上山,山友經常絡繹不絕。

白馬岳與海拔 2812 公尺的「杓子岳」,以及海拔 2903 公尺的「鑓ケ岳」合稱為白馬三山。杓子岳寬廣的圈谷與鑓ケ岳圓錐狀的白色山形,與白馬岳並列而各異奇趣。鑓ケ岳山麓還有鑓溫泉可以泡湯,日人喜愛由白馬岳上山,遊遍三山後,下山於溫泉休憩,因此讓白馬三山成為深具魅力的熱門路線。

August 02, 2012

日本後立山連峰縱走 (1/6):從猿倉至白馬尻

簡介

日本的飛騨山脈,從三俣蓮華岳以北,被黑部峽谷切割為左右兩支,西側為劍岳立山連峰,東側為後立山連峰。由於立山連峰自古以來受到山岳信仰的推崇,攀登歷史較為悠久,因此東邊位於立山連峰裡側的山脈,就被稱為後立山連峰。後立山連峰為南北走向,起至日本海畔的親不知海岸,終於三俣蓮華岳,受到冬季西風帶來的降雪,山脈呈現左右不對稱的形狀,東側為冰雪侵蝕的陡坡,西側較為平緩,中心地帶的白馬岳至針ノ木岳,沿途的五竜岳、鹿島槍ヶ岳等超過 2900 公尺著名山岳,各自擁有奇特的造型。核心部份還擁有八峰キレット、不帰ノ嶮等險峻的岩稜斷崖。融雪帶來的滋潤讓山麓成為高山植物的樂土,而東麓的兩段大雪溪,白馬大雪渓、針ノ木雪渓,從稜線上一瀉六百公尺高度的雪坡,是列名日本三大雪溪的其中兩個。

這條擁有高山植物、雪溪與岩峰奇觀,以及擁有奇特山形的三大日本百名山(白馬岳、五竜岳、鹿島槍ヶ岳),一直是我計畫已久的攀登目標。狹義的後立山連峰,從白馬岳走到針ノ木岳,這段路途不但遙漫長,還要通過諸多危險地形,是以一般行程大多安排五天四夜才能走透。由於夏季登山,不但午後容易遭遇雷陣雨,又可能遇到颱風,替長程縱走增添不少變數。還好稜線上諸多山屋可避風雨,若是遇到不良天候,隨時可以就近留宿,只是縱走日程就有可能拉長超過五天了。

因此原本就只有購買機票與預定第一天松本的旅社,想要視天候狀況機動調整登山的時間,無奈沒預料到八月份是日本學生的暑假,中旬又會遇到お盆連假,旅館與交通都很容易客滿。為了怕下山後找不到地方旅館,只好還是先上網把飯店訂好,如此一來登山時間就只剩下八月二日到七日這六天了。

以下我的後立山連峰縱走規劃:

  • 第一日:由猿倉登山口進入,經林道抵達白馬尻,宿於白馬尻小屋
  • 第二日:由白馬尻出發,經白馬大雪渓攀登白馬三山,宿於天狗山荘
  • 第三日:從天狗山荘出發,經不帰ノ嶮攀登唐松岳,宿於五竜山荘
  • 第四日:從五竜山荘出發,攀登五竜岳,再經八峰キレット,攀登鹿島槍ヶ岳,宿於冷池山荘
  • 第五日:從冷池山荘出發,攀登爺ケ岳、赤沢岳、針ノ木岳,宿於針ノ木小屋
  • 第六日:輕裝往返蓮華岳,而後循針ノ木雪渓下山,出扇沢登山口

雖然每天路程都很緊湊,但由於發達的山屋系統與眾多撤退路線,萬一遇到狀況,隨時可以修改計畫,不一定要完成整條後立山連峰的縱走。

八方尾根自然研究路

簡介

冬季黑潮帶來溫暖的海水,遇上從西伯利亞吹來的冷冽寒風,這兩股冷暖勢力在日本交會,使得緯度並不特別高的日本,也有異常豐沛的降雪,尤其以長野縣北部山區,雪量相當顯著,成為 1998 年冬季奧運會舉辦的地點。主要比賽舉行的地點,長野縣白馬村的八方,冬季原本就是著名的滑雪勝地,到了夏季,豐沛的白雪溶解成流水,滋潤了深埋雪底的種子,成為百花撩亂的高山花園。白馬岳附近一帶,更被指定為國家級的高山植物保護區。因應滑雪需求而興建的纜車系統,到了夏季轉型為賞花專車,將四地遊客,載運到山上欣賞百花齊放的美景。

八方尾根(尾根為日語稜線之意),是日本後立山連峰,從唐松岳往東延伸的支棱,由於坡度和緩,沿途花團錦簇,又有纜車代步,使之成為容易親近的高山路線,每到夏季,賞花的遊客與登山的山友絡繹不絕。其中從纜車的終點站,八方池山莊到達八方池,這一小段步道,架設完善的木板,坡度和緩,且兩旁還有完整的植物解說圖片,是連老弱婦孺都可以放心散步的路線,稱之為八方尾根自然研究路。從八方池之後,就是傳統的登山路徑,沒有萬全的準備,就不宜再深入探索。

在無意中,看見從八方池拍攝的照片,群山以池水為鏡,點綴著各色花朵,這等美景,讓我時時想要親眼目睹。這次日本之行,既然來到長野縣,於是就安排半天時光,準備來欣賞這畫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