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4, 2017

北海道山旅:緣起

自從 2009 年誤打誤撞,首次到日本登山後,體驗到他們登山環境與風氣的興盛,完善安全的步道設施與山屋系統,以及完整詳盡的資訊與交通。冰河與火山地形,更是在台灣少見的景觀。當時便許願,期待能夠每年都來日本登山。一開始以上高地周邊的北阿爾卑斯群峰為主,幾年下來不知不覺日本百名山的完登數目逐漸增加,也興起了收齊這一百座山的念頭。於是在假期安排,前幾年以健行配合在地旅遊為主,後幾年轉變為全部以登山為內容。連到日本跑馬拉松,也不忘安插當地的登山活動。漸漸地也累積了五十座日本百名山了。

2015 年終於完成三大阿爾卑斯的功績之後,下一個目標就轉往北海道地區。由於日本幅員遼闊,除了三大阿爾卑斯山脈之外,這一百座山四散全國各地,不像台灣可以安排一趟縱走就撿到許多百岳。有些百名山甚至就是一整條山脈,例如八ヶ岳山脈、丹沢山脈等。而北海道的面積有台灣的兩倍之大,百名山的數量卻只有九座。除了「大雪山」與「トムラウシ山」同樣位於表大雪山脈之外,有位於道北離島的「利尻山」、十勝連峰的「十勝岳」、道南日高山脈的「幌尻岳」、與道央的獨立峰「羊蹄山」、道東的獨立峰「羅臼岳」、「斜里岳」、「阿寒岳」等。抵達各山的登山口,交通就是一大難題,因此打算安排兩週時間,一舉完登北海道九大名山。

無奈去年家族裡面臨多事之秋,已經安排好的登山行程因此取消,以至於去年一整年只爬了兩座日本百名山。今年本來也沒有登山的計畫,但六月初時正巧發現月底有一週的空檔,一時興起到北海道爬山的念頭。但一週時間太短,於是將去年的計畫稍加刪改,只爬道北與道央的五座百名山。

北方離島的「利尻山」,一般是從稚內乘船登島,但為了節省時間,選擇登乘飛機。爬完「利尻山」後搭機回到新千歲機場,以火車抵達旭川,隔天接續四天三夜的大雪山、十勝連峰縱走,此舉可攀登「大雪山(旭岳)」、「トムラウシ山」與「十勝岳」。預留一天作為預備日,再搭乘電車抵達比羅夫,攀登「羊蹄山」。

雖然北海道的登山資料,去年就已經準備好,但不到一個月前才要購買機票,又遇到暑假的旅遊旺季,已經買不到直飛北海道的班次了。退而求其次只好選擇從羽田機場轉機的兩段機票飛抵北海道,只是轉機耗費時間,勢必無法當天就飛抵「利尻島」,只好前一天傍晚先搭機到羽田機場,找一間過境旅館住宿,第二天一早在飛新千歲轉利尻島。

羽田機場交通最方便的過境旅館,就是位於國內線第一航廈的 First Cabin 了。這間旅館有頭等艙和商務艙兩種房型,但其實就是比較大間一點的膠囊旅館罷了。而且要價一晚五千日幣起跳,其實與市區內的商務旅館也沒便宜多少。但貪圖它的交通便利,也只有這個選擇。週六晚上九點抵達羽田機場國際線後,搭乘免費接駁車到達第一航廈,First Cabin 位於一樓,接駁車下車後,進門右前方就是旅館。

這是第二次睡膠囊旅館,這類房間的板壁相當薄,無法阻隔鄰居的噪音,房門只是拉簾,大件行李只能寄放櫃檯,貴重物品則有小保險箱可存放。衛浴設備都是公用,不過有可以泡澡的浴池。

風塵僕僕從宜蘭到台北再搭機到達日本,隔天還要搭乘早班飛機,理論上應該早點就寢。但洗澡之後,四面八方傳來的鼾聲,卻有讓人睡在山屋裡的錯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