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4, 2010

Olympus E-PL1

掛著龐大的相機走在路上,總是引人側目,實在很想把相機塞進口袋裡。既不是攝影高手,實在愧對手上的器材。而且和朋友出去玩的時候,他們總是會認為我拍的照片一定比較好。於是漸漸的開始不喜歡帶相機出門,而且重裝爬山的時候,斤斤計較的情況下,快要一公斤的相機實在是不小的負擔。

說這些只是要替自己買一台隨身相機找藉口吧?但是用慣了 DSLR,無法信任一般相機的畫質和性能,直到去年七月,在東京的秋葉原,見到了預售的 E-P1,將 E-510 大小相同的感光元件,放入取消反光鏡的機身內,達到了小型輕量的目標,稱之為 Micro Four Third 系統,可惜售價卻令人退避三舍:

Olympus 實在是一家很有創意的公司,其他公司製造相機,只是將感光元件取代底片,但到了數位的時代,反光鏡與觀景窗到底還有多少存在的目的,如果將這兩個鎮地的東西拿掉,鏡頭也可以跟著縮小,相機的設計跟著海闊天空。只是 E-P1 有些缺點讓人無法全心喜愛,價錢實在是太貴了,止滑的蒙皮實在很像膏藥,最重要的是竟然沒有閃光燈。Olympus 聲稱感光元件的高 ISO 雜訊進步的很多,閃光燈已經很少有機會用到,這是欺騙沒拍過照的人吧?閃光燈不只是光線不夠的時候才需要吧?

只好繼續等待,還好只等了半年左右,一台價錢合理又有閃光燈的 E-PL1 就問世了。出現在 E-P1 中間的 L 表示 Light 的意思,也就是將鋁合金的外殻改成塑膠,達到再更輕量的目的,也有表示具有閃光燈的雙關意含。

網路上已經陸陸續續出現一些開箱文,當然就不必重複,主要是寫些這幾天來把玩的心得。從造型來說,這台相機其實並不令人驚艷,中規中矩的外型,看起來和普通的數位相機沒差多少,但是質感還不錯,沒有塑膠的廉價感。E-P1 的止滑蒙皮改成小握把的型式,只是還是太短,拿起來小指會懸空,需要適應一下。

仔細看,快門鈕下面有個小白點,這是自拍指示燈,不是對焦輔助燈,稍微令人失望。也缺少紅外線感應裝置,無法使用遙控器,有點難過。

上方的面板,最左邊是 E-P1 沒有的閃光燈。再來是熱靴座,可以外接 EVF,保護蓋還蠻緊的,應該不容易遺失了。再來是模式轉盤,切換的時候,反應時間有點慢。接下來是快門鈕,實在有點小,但是快門的第二段還蠻緊的,方便對焦後再移動構圖,不致於不小心觸發快門。最左邊是電源開關,有點陷入式的設計,放入包包裡比較不會誤觸打開電源。開關打開後,會冒出藍光,可是除塵的時候不會閃動。兩側的背帶環是固定的,可以避免攝影的時候,將背帶環與機身碰撞的聲音收進去。

彈跳式的閃光燈,可以稍微減輕紅眼效應,還可以用手指控制閃燈的角度,也可以觸發離機閃光燈。

右側是 USB 和 HDMI 接口。外面有塑膠蓋保護,這片保護蓋有點緊,雖然可以避免不小心打開,但打開後卻有容易斷裂的感覺。

電池和記憶卡的艙門位於下方,上腳架之後要更換電池就不方便了。

背面的按鈕和一般的數位相機很像,取消了專業人士愛用的轉輪。許多進階的功能,都要進選單慢慢找。最棒的是右上角的放大鍵,即使半按快門對焦後,也可放大檢視有沒有合焦。E-PL1 還有獨立的錄影鈕,錄影的中途還可以拍照唷。錄影鈕和 Fn 鈕都可以自行定義。我將 Fn 鈕定義成 AEL,錄影鈕定義為單鍵白平衡。但我發現 E-PL1 的白平衡比 E-510 聰明太多了,所以又把錄影鈕改回來。左邊的 LCD 只有 2.7 吋和 23 萬畫素,可能很多人都要失望了。

黑色的相機附的就是黑色的鏡頭,銀色的也有相應的版本。看到這麼迷你的鏡頭真是感動。

其實鏡頭使用的時候頭才會伸出來,看起來就沒有這麼迷你了,有點上當的感覺。

為了其他五顆 ZD 鏡,特地買了轉接環。如果買雙鏡版也有附轉接環,但是我已經有 40-150mm 這隻鏡頭,不想浪費資源就沒選雙鏡版了。

沒錢再多買餅乾鏡了,先接上 ZD 25mm 擋一下。試過其他的 ZD 鏡,都可以 AF,真是太棒了。

至於大家詬病的對焦速度,和 DSLR 相比,當然是慢了很多倍,但是只要不是拍些好動的小孩或寵物,應該還沒慢到令人不耐煩的程度。只是體積還是有點大,裝上鏡頭後就沒有辦法塞近長褲的口袋裡。Olympus 答應的信用卡大小到底幾時才會兌現?

4 comments:

  1. 哇~又有新寵物了喔...怎麼沒有拍幾張照片來瞧瞧效果如何啊!

    ReplyDelete
  2. 我也好想出去玩呀!

    ReplyDelete
  3. 原來這一系列的相機巡禮,是在替新寵物開幕啊!恭喜新物開張,來張曠世鉅作吧!

    ReplyDelete
  4. 哎呀,就是因為拍不出曠世鉅作,才要將相機降級呀。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