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寮山位於基隆市暖暖區,海拔標高 729 公尺,其上擁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第 1047 號基石。此山以西側的姜子寮聚落而得名,「姜子寮」為「羌寮」之意。(出自於陳國章教授所著之台灣地名辭典)有一說五分山西側的 740 峰比姜子寮山更高,但該山無基石也無命名,一般還是認定姜子寮山為基隆市最高峰。姜子寮山山頂被芒草所覆蓋,原本登頂困難,但自從 2004 年基隆市政府從泰安產業道路底,鋪設枕木階梯步道直達山頂,攀登此山變得十分容易,更被列入新版的小百岳名單之中。
去年十二月攀登四分尾山時,在山頂上往東眺望,雄偉的姜子寮山令人心生嚮往,計劃要找時間來拜訪它。上週末原本打算留在宜蘭攀登拳頭母山,但週六凌晨發生大地震,震央就在大同鄉,加上氣象局針對宜蘭縣發佈大雨特報,地震加上下雨的因素讓山區路況生變,就改變主意換來爬這座基隆最高峰姜子寮山。
於四分尾山山頂展望姜子寮山
攀登姜子寮山最方便的方式,是採用泰安路底的枕木階梯步道,約一個小時就可登頂。但我爬山向來喜愛原始的山徑,查閱記錄發現去年藍天隊整理出姜子寮古道,可從姜子寮越過山頂西麓抵達平溪,是前人在汐平路開拓之前,往來汐止與平溪之間的途徑。於是打算來走這條古道,登頂姜子寮山之後,再走枕木步道下山。
行程紀錄:
既然計劃從操勞的拳頭母山換成輕鬆的姜子寮山,就不必在週末還得早起了。週日睡到自然醒後,悠哉地吃過早午餐,十點半才從羅東出發。開車走國五向北接國三,繼續北上轉國一,從五堵下交流道(應該在汐止下比較省過路費),立刻右轉,遇到左邊的 OK 便利商店後,右轉台五甲線,過加油站後左後轉彎進入汐平路。汐平路是單線雙向通車,需小心會車。經過高架的新台五路下方,再越過忠孝橋後,從左前方的岔路轉入姜子寮路,路口有「姜子寮絕壁」的指標。進入姜子寮路後,一直開到位於路左的福興宮,路旁有免費的停車格。如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可於汐止火車站搭乘新北市新巴士 F905 汐平線至「姜子寮路口站」,只有少量班次會繞進姜子寮。班次表請參考新北市新巴士網站。
11:30 福興宮福興宮的左邊水泥岔路連接姜草越嶺古道,直行則通往姜子寮絕壁,依循月雅泉農莊的指標右轉,過橋後抵達農莊,在農莊前方階梯下到河岸,走姜子寮溪左岸往上游攔沙壩的方向前進,溪畔的水泥步道佈滿青苔,十分滑溜。
福興宮
姜子寮溪
在還沒走到攔沙壩之前約十公尺處,有小徑離開溪岸,是姜子寮古道的入口。進入古道後在茂密的植被中之字陡上,路跡清晰且路條充足。不久泥土路中出現一些破碎的石階,覆蓋著溼滑的青苔,拾級而上古道的坡度趨緩,經過一片竹林,左側有塑膠圍籬攔開。穿出竹林後來到天峰谷度假山莊。
姜子寮古道入口
拾級而上
進入山莊的範圍內,左手邊有水泥露台咖啡座,可以眺望溪谷的風光,老闆娘正在招呼客人。循車道前進,前方平台上有一棟百年古厝「源興居」,從古厝左邊走車道繞到後方再往上,來到蒙古包住宿區。
源興居
蒙古包
古道的第二入口,位於蒙古包住宿區所在的草坡頂端,從草坡右側的階梯小徑爬到底,右手邊是度假村的入口,左手邊公廁前方的樹蔭小徑,即為古道第二入口。小段步道走到底立即右轉,穿越低矮的雜草進入樹林,入口遍佈著被砍倒的野薑花叢。前行不久再度出現許多石階,一段爬坡後往左方腰繞,經過一座小石橋再往上爬,右邊樹上掛著姜子寮古道的紙牌,註明往公路還有三十分鐘,古道大致上與汐平路平行,是以不時傳來公路上的車聲。
古道第二入口
小石橋
往上爬升到一處岔路口,右轉約五分後可達汐平路 7.5K,取左續行古道。小段腰繞下坡後古道中斷,必須下切過溪,兩端綁有扁帶輔助。過溪後爬回古道,經過一叢叢的竹林。此時天色陰沈飄下細雨,打在竹葉上琤琮有聲。
低繞過溪
爬出森林後,前方一條廢棄的產業道路橫越,右轉可出汐平路 8.2K,左轉幾公尺後右斜前方平直的小徑乃是正途。依照記錄續行產道,下坡小段路轉折處的左邊,有間小土地公廟,稱為福順宮。瞻仰了小廟後原路折回,回到產道岔路口,平坦的土石路兩旁芒草逼人,經過一處涵洞瀑布與一條低淺的小溪之後,右前方有塊請勿擅入的立牌,分開樹叢繼續深入,路況依舊平直好走。
福順宮
古道第三入口
請勿擅入牌
這條廢棄產道繼續走到底將會連接姜子寮山的枕木階梯步道,不久右後方出現一條岔路,是姜子寮古道的後半段。取右上走在小溪的左岸爬坡,不久左轉離開溪畔,平直的小路不一會右轉再度循稜陡上,陡峭處有扁帶輔助。爬上稜頂之後略右轉坡度減緩,兩旁斷斷續續有些舊的駁坎,再經過一小片開闊的裸露地之後,爬上古道的上稜處,右側有一長排駁坎遺跡。
山腰路岔
舊駁坎
古道越嶺處直行可達石硿大崙,中途有路左下平溪,是古道的結尾。今日目標不在走完整段古道,故在越嶺岔路口左轉準備攀爬姜子寮山。穿出平坦的森林後,前方出現一座芒草覆蓋的小山頭,迷霧中可見步道分開草海的所在。雖然芒草叢生,但路況整理的不錯,穿行不難,只是連日下雨,泥路相當溼滑。越過芒草山頭後,姜子寮山已經在望,山頂平台在霧中漸漸顯現。在芒草與矮樹間小段爬行,攀上了姜子寮山。
古道上稜點
眺望姜子寮山
姜子寮山海拔 729 公尺,三等 1047 號基石。山頂四面設有展望台,視線四面八方都無阻礙。
基石與展望平台
三等-1047
登頂後陽光露臉,將迷霧驅散,四面展望橫無際涯。南方有平溪三尖層峰疊翠,北面是五指山系,海上基隆嶼守衛著港口。東方是五分山系,基隆山躲在後頭。西面的四分尾山系,一〇一大樓高聳在後方。
俯瞰基隆港
一〇一大樓
平溪三尖
五分山、基隆山
午餐休息後循枕木步道下山,不久後離開芒草進入矮樹林。
枕木階梯
階梯趨緩處小段上下,左邊先出現山腰路的岔路,接著轉彎處的右邊有拔西猴山的登山口,步道再下行不遠的左邊又有通往旗尾崙的岔路可回泰安瀑布。走完枕木階梯後底部轉為水泥產道,左右各有不明岔路。兩旁山櫻花已屆花期尾聲,綠葉繁茂。
山櫻花
接著來到姜子寮山的登山口,有上下兩層停車場,下層停車場有姜子寮步道的木柱,對側是個觀景平台,回首可欣賞高聳的姜子寮山。
登山口上層停車場
觀景台
下層停車場,草濫古道位於右前方的水泥產道內
回首姜子寮山
若踢馬路走泰安路還有六公里的路程,故取古道而行。入口在下層停車場木柱對側右前方的水泥產道內,岔出產道後不到五公尺,樹叢間有個小空隙是古道入口,若不注意很容易錯過。這條古道為草濫古道,草濫是泰安的舊名,因位於河邊積水而長滿雜草,踩下去容易下陷而得名,後因統治者認為草濫不雅而被改名為泰安。(出自中研院地名檢索系統)進入古道下行,不久連接破碎斑駁的石階。接著與泰安路交會,越過馬路後再度進入古道,第二段路位於小溪左岸,兩旁闢建為菜園。走石階下山到達泰安路後,過小石板橋來到 175 號民宅旁邊,屋內許多看門狗狂吠不止。在民宅正前方泰安路旁走石階進入古道第三段。
古道旁的菜園
草濫古道
泰安路 175 號民宅
不久古道終於泰安路,左轉走十公尺左右的馬路,在草濫高分 91 電線桿旁進入姜草越嶺古道。這是姜子寮通往草濫的故道,後經中研院學人社區整理,又稱為學人步道。進入不到立即遇見小溪橫越,是泰安瀑布的上游。小心摸石過溪後,古道沿山勢腰繞,平坦寬大,右側樹木稀疏處略有展望。
姜草越嶺古道入口小溪,泰安瀑布的上游
姜草越嶺古道
經過旗尾崙岔路,有藍天指標書名登頂約十分鐘,決定過去瞧瞧。一路循稜陡上,越高視野越佳,基隆港的高樓大廈歷歷在目。坡度趨緩的小空地,即為旗尾崙。
15:40~51 旗尾崙海拔 389 公尺的旗尾崙又稱旗仔崙或姜子山,立有總督府圖根點,因日治時代山頂有日本國旗飄揚,故稱為旗仔崙。(出自中研院地名檢索系統)此山位於稜線平坦處,峰頭不顯,四下樹林圍繞,面向東北處可俯瞰基隆港。稍事休息賞景後,原路折回。
旗尾崙
眺望基隆港
回到岔路口後續行古道,一小段路後出現左右兩條岔路,直行通往石門山,右下泰安瀑布,左下福興宮。取左下步道,路口有木柱指標書名距離福興宮為 3000 公尺。這因是誤植,因為反方向往姜子寮山竟然只有寫 1000 公尺。土路蜿蜒下行,不久有第二根指標木柱,書名往福興宮只剩 2000 公尺,我想應該是多寫了一個零吧?左折下坡,來到竹林中,步道轉為水泥小徑,右側有棟古宅。走水泥路下山,左側可眺望遠山,過橋後再往下走,經過私人土地的柵欄後左轉,回到福興宮。
岔路下福興宮
民宅
回到福興宮旁的路旁停車場,卸下行囊後,在廟宇後方扶輪社資助興建的公廁,取水洗去手臉的汗水,再驅車回家。
回到福興宮
姜子寮山展望絕佳,果然不負基隆第一高峰的稱號,若是天候更加理想,甚至有機會看到南湖群峰與雪山聖稜。感謝藍天隊披荊斬棘的辛勞,讓姜子寮山週邊的古道得以重見天日,沿途舊石階與駁坎不絕如縷,讓人緬懷昔日古道上行人如織的盛況。
您好: 我是您blog的讀者, 對於您這次的行程很有興趣(本身是汐止人),不知是否有GPS航跡檔可供下載?謝謝!
ReplyDelete您好,這是 GPX 檔:
Delete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14306533/20140223%20%E5%A7%9C%E5%AD%90%E5%AF%AE%E5%8F%A4%E9%81%93.GPX
Google 的格式(KML):
http://waytogo.cc/xml/track/6/2/62079.kml
真抱歉 blog 的留言無法使用超連結,請複製以上連結再開新視窗下載取用,謝謝。
已下載完成,非常感謝您! ^^
Delete不客氣!
Delete請問GPX檔還在嗎?
ReplyDelete我無法下載耶!
GPX 的連結
ReplyDelete感恩啦
Delete不過我按了後只出現文字檔畫面
無法下載
請您另存新檔即可。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