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2, 2011

玉山前五峰,第二日:玉山東峰、主峰、北峰

今天計畫走東峰、主峰與北峰,從圓峰山屋出發,走主南稜線路到主東岔路,再攀爬東峰,原路回主東岔路,上主峰,下主北岔路,登北峰與北北峰,原路回主北岔路,下主南岔路,再回圓峰山屋。夜裡輻射冷卻發威,氣溫直線下降,雖然用睡袋把自己包的只剩下口鼻,但一翻身露出空隙,冷風灌入睡袋裡就馬上冷醒。迷迷糊糊滾到了兩點多,山屋裡要上主峰看日出的山友已經起床,慶幸自己沒睡山屋被吵。最後終於沈沈睡去,到了五點鬧鐘響起,本想繼續賴床,反正主峰、北峰已經去過,今天只要走到東峰就算目的達到,起身出帳發現外頭月明星稀,獵戶座牽著大小兩隻獵犬正在出巡,當此美景登時睡意全消。

煮了鍋麥片加咖啡當早餐,前晚覺得水味不佳,所以做了咖啡凍當行動水,掩飾怪味。提起昨天就整理好的小背包,五點四十分在熹微的晨光中出發。圓峰到主峰的步道,可選擇傳統路徑,先下到主南岔路,再上攀主峰。雖然安全但卻繞路且還要下降再上升,主南岔路上主峰的路也走過兩次失去新鮮感,於是事前做了些功課,打算改走圓峰到主峰間的稜線路。由於各家紀錄說明此路路跡不太清楚,且路程稍有危險,所以決定等天亮了再走。

六點鐘走上了主稜岔路口,選左邊就是傳統路線了,先停在路口等待日出。荖濃溪谷雲海翻騰,沒多久一輪紅日從雲海中吐出,四野一片光明,向陽的稜線染成了金黃色,空氣也溫暖了起來。
日出
圓峰、三叉峰、南峰

欣賞了日出之後,從岔路口往右上前進,雖然路跡不太清楚,但偶爾還是有路條和積石記號。只是斜射的太陽,只照亮了腰部以上的高度,腳邊還是一片烏黑,眼前看出去卻又是刺眼的光亮,黑白的反差讓找路變得有點困難。還好前幾天下過雨,前人留下的足印還依稀可辨,抓準 3804 峰的方向前進,在圓柏樹叢間,爬上了 3804 峰狹小的山頂。山頂上有堆積成金字塔狀的積石,往前看去,通往主峰的稜線似乎沒有非常險峻,東峰巨大的身影就依傍在旁,主峰上隱約飄送來前隊的歡笑。
3804 峰

朝著主峰邁進,起初稜線還頗為寬大,漸漸的山脊尖銳起來,改走西側通過。稜線下方就是傳統路線,小心通過以免滾落溪谷,直達排雲山莊。此時稜線巨大的陰影,投射在西峰的山頂,直升機已經開始來回飛舞了。
走稜線西側

以往造訪玉山,人龍的頭燈點亮蜿蜒的山道,山頂上總是熱鬧的有如夜市,今日走在台灣最高的屋脊上,主峰上的笑語已經消失,竟有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慨。稜西窄路偶爾路跡消失,須上稜改走東側,稜頂通常都有積石為紀號。所以如果往前走沒路了,往上看一下稜線往往可以找到切換方向的記號。越來越靠近主峰,道路也越來越險峻。我一路切稜西側,來到一塊兩人高的巨石,看路跡似乎必須往西腰繞,但腰繞的路幅狹小,曝露感十足,擔心危險,決定從巨石上方翻越。小心翼翼的爬過巨石,一看前頭是一瀉千里的斷崖,趕緊爬回原處,驚魂甫定才在稜線上頭找到記號,爬回稜線東側。下圖箭頭所指處,就是剛才走錯邊的斷崖。

爬回稜線東側,看著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峭壁上。

稜線東側有稀疏的布條,依指示扶著岩壁慢慢下切,再轉到稜線的西側。回到剛才斷崖的前側,繼續往主峰挺進,西側的落足點狹小,幸而有鐵鍊幫忙。小心翼翼來到了主峰腳下,望著近乎垂直的岩壁,連綿不絕的鐵鍊從山頂垂降下來。接下來雖然陡峭,但至少有鐵鍊幫忙,不必再費心找路。爬上了主東岔路,有國家公園的指標記號,回頭看主峰到圓峰的稜線,真是壯觀刺激。若是天雨或重裝之下,還是走傳統路線比較安全。
從天而降的鐵鍊
主東岔路

休息片刻後,依照指標往東峰前進。下切了一小段之後,滾動的石礫和陡峭的岩壁,讓人直覺這不是正確的路途。往南一看,果然在山壁上發現鐵鍊的蹤跡。想起多篇紀錄都指出,指標指示的方向有誤,從主峰過來不可直接左轉,要沿稜線走一小段路,就會接上安全的鐵鍊與階梯路。這下走錯了路,只好小心蹲低姿態,移動到鐵鍊處,從山體南方慢慢垂降,來到了基底處,再走狹窄的步道回到山體的東面,傳統路徑有老舊的麻繩從上方垂下來,還是不要利用比較妥當。
主峰基底的岩壁

主峰到東峰之間,還有數座尖利的小山峰,最靠近主峰的就是壯觀的鳳尾岩了。沿著稜線南側慢慢下切,繞行這些小山峰,有些山峰還有鐵鍊確保,通過不難,只是漸行漸下,回程可就苦了。
鳳尾岩
主峰到東峰的途中

漸漸地走到了東峰的山腳,進入龐大山體投射的陰影,氣溫也倏地降低許多。將登山杖放在山下,準備手腳並用攀岩上山囉。攀登東峰共有三大段鐵練,固定處還有灌漿補強,其實還蠻穩固的。但我習慣抓緊岩壁的凹角,採用三點支持的方式,慢慢向上爬升。看著東峰南壁直落入荖濃溪谷的聲勢,還真是有點心寒膽戰。
第一段鐵鍊
東峰南壁

第二段鐵練為右斜上,坡度比較緩和。第三段鐵練又再度陡峭,另有麻繩相助。一步一步踏穩腳步,不知不覺中就爬上了東峰山頂。自從在北峰頂上望見東峰的雄姿後,爬上東峰一直是我的夢想,尤其是讀過鹿野忠雄先生攀登東峰的遊記後。雖然不是走前人從八通關上攀的路線,但爬上東峰的激動與古人並無二致。
第二段鐵練
東峰山頂

東峰海拔 3869 公尺,山頂腹地狹小,無基石只有不鏽鋼鐵牌為記號,旁邊有山友堆積的金字塔狀石堆。再往前行,依稀有路通往東峰的附峰,也就是僧帽圓頂的部份。山頂無植物無遮蔭,因此視野無敵良好,東邊是中央山脈主脊的秀姑巒山,左右簇擁著馬博拉斯山與大水窟山,東南方南二段被雲海淹沒,只有向陽山與雲峰露出海面。南方近處是南峰、小南山與南玉山,南峰通往鹿山的陡降稜線,是我不敢肖想的路線。遠處雄壯的關山,尖角從南峰後方探出頭來。西方就是主峰,鳳尾岩依附著主峰,聲勢顯得不太壯觀,主峰頂上的石碑,在豔陽的照射下反光。北邊北峰頂上的氣象站懾懾發亮,稜線陡降入陳有蘭溪後,續接郡大西巒。更遠方的雪山山脈,山頭太遠已經無法分辨了。

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卻覺得相反。只要小心步步為營,只十五分鐘就降到了東峰的基座,將暫放的登山杖撿起,朝著主峰回程。這時陽光已經繞過東峰,從南峰的方向照射,天空偶然飄過一朵烏雲,只帶來一陣清涼,又恢復成一片光明。沿著稜線南側的碎石坡,緩緩攀升到了主峰基座,再繞道南側攀爬大段鐵練回到主東岔路口。這段爬升真是比爬東峰還累呀。從岔路口到主峰,是連續不斷的大塊岩石,彷彿在海邊跳石般,小心謹慎前進,途中經過別隊放置的的水桶和臉盆,卻沒有發現另一棵傳說中的玉山基點。玉山已經是第三次照訪了,每次登頂都很亢奮,卻只有這次是我一人獨享。

我在主峰之顛曬著溫暖的秋陽,極目視野沒有更高的山峰。心中盤算著目的已經達到,不如回到營地睡午覺吧。但時間才上午十點,應該還可以去一趟北北峰,不然下次不知幾時才有機會再來一趟了。於是收拾行裝準備下山。
主北岔路眺望北峰

結果才下到主北稜線間的碎石坡底,我就後悔了。雙腿經過一早連續不斷攀岩的摧殘,連踏穩碎石坡的力氣都不夠用了。
下八通關的岔路

越來越靠近中午,陽光也越來越毒辣,前半段緩降到冷杉林裡,還有樹叢可以遮蔭,離開鞍部後,在碎石緩坡上踽踽獨行,卻覺得氣象站怎麼永遠到不了。口中乾涸的發燙,雙唇也曬得乾裂,兩腳有如灌鉛般沈重,卻故意把喝水當成爬上北峰的獎勵。果然在激勵之下,還是讓我撐到了北峰。

北峰氣象站

八通關已經絕跡的法國菊,居然在氣象站周圍綻放。更新奇的是,玄關一位雅士正對著主峰拉奏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他發現我的聆聽,優雅地點了頭,樂音不停中,我繞到氣象站左後方的最高處。北峰是二度造訪了,這次是正午到達,主峰與東峰逆光下,拍不出曠世鉅照。往北隱約有路通往北北峰,計畫中本應繼續前進,但是考慮到還要保留體力回到營地,還是作罷了。
北峰鐵牌

回到氣象站前方,取出午餐享用。樂音已止,主人端出熱茶餉客,對飲一杯後,道別離開,真頗有古風。回程在驕陽下行進緩慢,還錯過了下切冷杉林的步道,走到了稜線路上,還好及時回到正途。來到了主峰山腳下,望著連綿不絕的碎石坡,不禁腿軟。只好一五一十地數著腳步,小步緩升回到了主北岔路口。
主北岔路的碎石坡

在坡頂將咖啡凍一飲而盡,作為犒賞。接下來的路就簡單了,先通過風口的明隧道,在扶著山壁繞行碎石坡,山壁還有貓眼引導呢。接下來繼續之字陡下,途中遇到兩位山友,目標北峰氣象站,就我所知北峰氣象站並無收容遊客,不知道他們是以何名義留宿?
風口

此時霧氣順著溪谷湧升,瀰漫在山腰之間,只有主峰至高之處透出青空,其餘四下一片迷茫。走到了主南岔路口,稍事休息繼續往營地前進。昨天走的氣喘吁吁,今天卻是腳步輕捷,輕重裝的差異還真明顯。繞過了雨量計後,海拔上升,陽光又再度露臉。夕陽下兩旁的杜鵑花樹,居然有花朵含苞待放,真是奇怪。爬上了主稜岔路後,再度傳了通簡訊給留守,快樂地回到了營地。

水源地的下切點,就在第一營地旁邊得樹縫間,一路依照路條指引,陡降到荖濃溪溪源。取了四公升的山泉,再吃力的爬回營地,正好另一隊人馬也到了。
水源

今天的胃口比較好,瓦斯也不必節省了,煮了豐盛的晚餐享用,餐後放著音樂閱讀小說,住山屋的話恐怕就沒這麼自在了。

簡單時程紀錄:
5:40 圓峰營地 → 6:00 主稜岔路口(欣賞日出 10 分鐘) → 6:20 3804 峰 → 7:25 主東岔路(休息 10 分) → 8:35 玉山東峰(休息 20 分) → 10:10 玉山主峰(休息 15 分) → 12:00 玉山北峰(休息 20 分) → 13:55 主北岔路 → 14:25 主南岔路 → 15:20 圓峰營地

2 comments:

  1. 很精采
    幾次跟團上玉山
    響導都不願帶隊到東峰
    說是很危險要拉繩攀爬垂降
    今日看您旅記
    難怪觀光團的響導(其實是高山響導)
    不敢帶隊.

    ReplyDelete
  2. 其實我覺得東峰雖要攀岩,但鐵鍊輔助相當完備,只要膽大心細,應該不會太難。可能是嚮導擔心隊員有懼高症,慌了手腳就會很危險。如果要帶團去爬,可能要準備確保繩、扣環、岩盔等等器材,比較妥當。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