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02, 2011

中山道:妻籠宿至馬籠宿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打下天下後,為了加強控制政權,從管轄的江戶(東京)建築連絡京都的道路。首先於 1601 年完成東海道,次年開通了中山道。中山道因為貫通日本中部山脈而得名,初時書寫成「中仙道」,百年後才被更正為「中山道」,沿途設有 69 個驛站,其中妻籠宿與馬籠宿仍保留當年的街道景觀,是日本中部地區著名的觀光景點。

08 年二月遊日本中部時,本來也打算來此觀光,但它和其他目的如高山、奥飛騨等地有一段距離,只有五天半了旅程塞不下觀光團纔會有的拉車行程,只好放棄了。這次因故去不成熊野三山,多了這一天,剛好拿當年沒去成的地方來墊檔。

花了將近三小時,從松阪換了三趟電車和一趟公車,才來到妻籠宿的巴士站。這兩個驛站可以幫你互送行李,方便想走這段中山道的遊客,但我到達妻籠宿就快要十一點了,即將錯過送行李的截止時間,只好將行李寄放在巴士站旁邊的置物櫃裡。

即使是天氣陰沈的非假日,遊覽車還是一車又一車的帶來了許多遊客,將這個古式街道擠的摩肩接踵。這些木造平房,有些變身為小餐館,有些變成民藝品店,還有些以經營民宿為業。由於走中山道才是重點,在一家小餐館買了五平餅當午餐,就遠離人潮進入中山道。

這一小段中山道長約九公里,步行時間約 2.5 小時。最高點位於馬籠峠,從妻籠過來是長上坡路,馬籠過來是短陡坡路。從停車場開始,一路都有清楚的指標,廁所也很密集。先是一小段鄉間路,有點像走在別人家後院,作物都垂手可摘得,接著和大馬路共用道路,離開大妻籠後,再從道標旁進入杉木林。

之字形的石板路漸漸爬高,兩旁高聳的樹木從三百年前就禁止砍伐,空地裡架著一個小鐘,不知其用意敲了一下,結果嘹亮的鐘聲迴盪在森林裡,仔細看了下面的小字說明,原來是如果遇到熊攻擊,可以鳴鐘示警,這下可糗大了,因為一個農人剛好從旁經過,連忙用手把還在震動的警鐘停住。

下一站路過倉科祖靈社,祭奉天正 14 年(1586 年)被土匪殺死的倉科先生。不知道這個小神社是否真的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接著離開正路,往小說家吉川英治先生,筆下的宮本武藏修煉武藝的地方,「男滝」、「女滝」。據說是因為溪水向源侵蝕,導致瀑布規模漸漸縮小,不然這兩條小瀑布,除了小說場景的感觸之外,其實也沒什麼看頭。

回到正路後,走在森林裡,四周小樹都捆上了奇怪的膠帶。

爬上許多石階後,來到路旁的休息站,白木改番所跡。因為不能砍樹,就沒有木材可以蓋房子,這個番所只好用拆房子剩下的木頭來回收使用。稍微離開步道不遠處,有個小祠堂,祭祀子安觀音,前方碩大的枝垂櫻,春天一定很美。

回到正路往上行,經過立場茶屋時,主人熱情的邀我入內休息。微笑揮手婉拒後,再陡上一小段,來到馬籠峠。路旁有個小茶館,屋舍感覺風吹就倒,進去點了份香草冰淇淋,在屋外吹涼風,真是舒暢。老闆略通中文,但送上食物後就躲在裡面看電視了。

接下來的步道一路下坡,兩旁的氣氛就像一般日本鄉間,比較沒有原野氣息。

路過一個運轉中的水車,吃力的往裡面瞧,還是研究不出它的用途。

一段石板路接一段柏油車道,來到馬籠宿。
中「仙」道

馬籠宿的氣氛和妻籠宿相似,卻更加熱鬧,兩旁屋舍蓋在斜坡上,彎彎曲曲的據說是讓壞人不能輕易進攻。這裡曾經發生多次大火,中心地帶的房子其實是後來改建的,因此處處都有消防用的儲水槽。

搭巴士回到妻籠宿後,到遊客中心買了張完步證明,服務員也沒要我看什麼證明,接著又千里迢迢的轉車回名古屋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