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中,以波士頓的難度最高,主因來自於賽道和天氣。

賽道方面,雖然以波士頓為名,但其實大部分的路段都不在波士頓市區。起終點不同,起點位於市區西南的 Hopkinton 鎮,一路往東跑回波士頓的 Boylston Street。高度落差是下降約 140 公尺,也因為是起終點距離超過一個半馬,且淨落差超過四十二公尺,不符合 WA 的標準,因此成績不能列入世界紀錄。但不要以爲賽道直降就好跑,波馬一路上下起伏,總計爬升約 250 公尺。尤其是16到21英里(25到31公里)之間,經過 Newton 鎮時,有四大段上坡,合稱為 Newton Hills,最後一道上坡就是著名的心碎坡。這一連串的上坡,剛好就是選手即將面臨的撞牆期,因此與平坦著稱的芝加哥、柏林相比,賽道相對難跑多了。
天候方面,波馬固定在每年的四月第三個星期一,愛國者節舉辦,恰好是初春時節天氣最不穩定的時候。氣溫可以是熱到二十幾度豔陽天的 2024 年,也可以是寒風冰雨零度上下 的 2018 年。而一路向東跑的賽事,風勢的影響相當大。波馬的賽道紀錄,就是在順風之下創下的。最怕風向是從海上吹來的東風,整路破風而行可就苦惱了。
參賽人數超過三萬人的大型賽事,起跑點又是在城外五十公里的小鎮,後勤規劃必須十分完善。三萬多選手的編號,依照報名時的賽事成績由快排到慢,再區分成四大Wave,每個起跑時段不同。大會徵用了附近學校的校車,把選手從Boston Common旁的Charles Street載到位於 Hopkinton 的 Athletes' Village。車程一個小時左右,所以如果沒有在指定的時間上車,很可能會錯過起跑的時段。由於寄物服務只限於終點,不提供從起點回送的服務。而選手只能攜帶指定的透明約A4大小的塑膠袋上車,所以起點要帶的物品就相當局限。許多人都將比賽鞋用鞋帶繫好掛在頸部,身穿預計要丟棄的舊鞋和保暖衣物。大會發的小塑膠袋只裝一些食物和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