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9, 2009

永恆的光

記得以前員工餐廳還沒有發展成地下街的規模之前,除了自助餐店只有一家燒臘店,那家燒臘店的酸辣湯非常好喝,仔細數一數,裡面有豆腐、蛋皮、竹筍、竹笙、胡蘿蔔、白菜、木耳、豬肉絲、培根丁、金針菇、青蔥等等。雖然這麼多料混在一起,口味卻不會紛亂無章。後來那家燒臘店消失之後,喝過一些其他家的酸辣湯,雖然料沒有這麼多,口味卻也沒有這麼好喝。有時候在電視上看一些做菜節目,廚師熟練的將一大堆調味料,鹽、糖、胡椒、檸檬汁、一股腦倒到鍋子裡面,神奇的是這些味道是如何融合在一起。

有一次要唱 Morten Lauridsen 的 Ave Maria,一拿到譜有點傻眼,當時正值團員最少的時期,十六聲部的曲子,一個聲部只能分到兩三個人,果然唱起來很吃力,各聲部很難融合在一起,我們只能勉強把他唱完,但是當時對於這首歌美麗的線條感動不已。

Lauridsen 是在世的美國作曲家,他的音樂單純優美,稟持著 Copland 留下來的傳統,不以多聲部線條交錯出色,而是以和聲的變化為主軸,聽他的音樂就像是張開翅膀,飛翔在阿帕拉契山脈上。最近又翻出從 Amazon 運來的這張 CD。這個合唱團 (Los Angeles Master Chorale) 的成員有 160 人,果然就是要人多,才能好好的表現這首曲子。人雖多,但是音色均勻的混合在一起,形成音響的洪流。如果團員太少,就會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2YuHS-vVn4 這支影片裡面的表演一樣,線條無法延展,且個人音色會從音畫中穿刺出來。

很俗氣的聯想到當年的酸辣湯。

March 25, 2009

君子惡居下流

聽說中國人取鵝絨的方法是活生生的從鵝胸前拔下來的。昨天的新聞報導,瑞典一家電視台化名商人到中國調查鵝絨採集的方法,結果發現:「一個人順手抓起一隻鵝,從其脖子處開始往下拔毛,拔下的羽絨在陽光中飛舞,鵝的淒慘叫聲令人心裡直犯怵……。

新聞播出之後,歐洲人開始抵制中國羽絨商品,IKEA 也開始回收中國進口的羽絨製品。我連拔一根的頭髮,都會痛的哇哇叫了,可憐的鵝被活活拔毛,一定更痛苦。中國人難道以殘忍好殺為天性嗎?想必是為了一鵝可以多次取絨才想出這麼誇張的舉動。

中國的羽絨出口,在暖冬和金融風暴的影響下,本來就比往年下滑不少,現在又被歐洲人抵制,整體出口又再下降三成以上。於是中國商人跳出來辯駁說,活取鵝絨的方法是東歐人發明的,並不是他們特別殘忍,而且新長出來的羽絨品質較差,賣相不佳,如果不小心,還要處理傷口感染,更何況中國人養鵝主要作為食用,羽絨只是附帶產品,中國鵝這麼多,根本不怕羽絨不夠,沒有活拔毛的必要。這些辯詞似乎透露了中國其實還是有在活拔鵝毛吧?

其實瑞典電視台並沒有拍到拔毛的畫面,但是中國人壞事做多了,大家還是認定應該真有其事,果然子貢說的好,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March 22, 2009

Kirschblüten - Hanami

過完年不久和朋友聚餐,提到過年看的一部片子,叫做「當櫻花盛開」。她說雖然這片很好看,但實在是太沈重了,讓她哭得唏哩嘩啦,所以不推薦給我們。雖然我很樂於被感動,但是這麼俗的片名,讓人提不起興趣。今天加班時,稍微上網看了一下介紹,原來他是和天堂邊緣同得德國奧斯卡的巨片,於是就拿來消磨時間。

Trailer

March 19, 2009

台北愛樂電台嘉言錄

百聞不如一見,愛樂電子報...一見鍾情。
所以聽再多廣播,都不如看一份電子報囉?那以後就不用再聽廣播了嗎?
沒有人完美,我們只有 99.7。
介紹頻道的台詞。聽完大概只知道電台的頻道不是 100MHz。
追求完美的心,沒有改變。
為何要用「沒有」這種負面的台詞當電台的標語?
雖然視而不見,但絕非充耳不聞。
介紹盲人作曲家 Rodrigo 的台詞。亂用成語!
黑暗的世界裡從此有了光,而這光卻是由盲人所點燃的。
邏輯不通的文句。
消費卷可以拼經濟,也可以拼音樂。
難以理解,音樂要如何拼?
你的美好永遠讓我無言以對。
這是某擴大機的廣告台詞,無言以對通常是用來形容爛到無法形容吧。

台北愛樂電台的寫手,真是讓人無言以對。

March 16, 2009

Auf der anderen Seite

當衝擊效應 (Crash) 以黑馬之姿,跌破眾人眼鏡地搶走了斷背山的奧斯卡,我在澳洲回來的飛機上,反覆看了兩次,還是悟不出它可以得獎的原因。多線交錯的劇情安排雖然頗有新鮮感,但是一眼就可以看穿的伏筆,與扁平化的人物個性一再的出現在每個角色身上,加上已經拍到爛掉的種族衝突,讓它成為一部被嚴重高估的電影。逛唱片行時,信手拿到一片 DVD,側標寫著比衝擊效應更加精彩的多線架構,一時好奇,就拿來消磨週末時光。

中文翻譯為【天堂邊緣】,是從英文翻譯 "The Edge of Heaven" 而來,但是德文原名的正確翻譯應該是 From the other side,顧名思義,這是部探討定型的模式下,從另一個方向思考其他可能性的課題。故事圍繞在三對親子之間,互相交錯的人生激盪出來的火花。劇情的走向並不複雜,三段式的架構,甚至開頭都有標題提示故事的進行。電影野心很大的涵蓋了德國土耳其移民的社經地位、土耳其進入歐盟的政治話題、庫得族人在土耳其的困境,甚至宗教、性別議題都有所觸及。但是都不至於掩蓋了創作者最終的意圖:體諒與寬恕。

March 13, 2009

皇帝殿

已經三個禮拜沒有出去郊外走走,悶得也夠久了,而且煮咖啡的器具也該找機會測試一番,就決定請個假出去走走。出發前到氣象局的網站查詢天氣,發現中午過後將有鋒面過境,而且下午還要到郵局辦事,所以就挑一個早上就可以完成的皇帝殿。

搭第一班捷運到景美站換 666 路公車到石碇,街頭的櫻花已經盛開:

登山口的牌樓後面是廣闊的停車場,想必假日一定門庭若市。

March 10, 2009

第一次用摩卡壺就上手

在 Youtube 上面看到這一段影片:

Paolo 和 Francesca Tosolini 是一對義大利夫妻,他們架設了一個介紹義大利文化的網站,叫做 Italy From The Inside。裡面還有許多他們八歲的女兒 Silvia 和五歲的小兒子 Alessio 當模特兒拍的影片,非常的可愛。雖然很想在爬山的同時喝咖啡,卻一直苦於無法把玻璃做的 Syphon 帶到山上。後來在朋友的部落格裡,發現一種可以在山上煮咖啡的器具。便開始尋找關於摩卡壺的介紹,無意間跑到這個網站來,真正吸引目光的卻是摩卡壺小巧的尺寸,和背包比劃一下,似乎可以好好的放進去。所以也不管曾經嘗試摩卡壺,卻煮不出好喝咖啡的 Y 的規勸,就把它給帶回家了。

至於品牌的選擇其實很單純,當然是要買原始發明者 Alfonso Bialetti 先生出品的正宗 Moka Pot 啦,號稱在義大利市佔率超過百分之九十更告訴我們,絕大多數的義大利人都像影片中的那對夫妻一樣,喜歡用他來煮咖啡呢。

March 02, 2009

Tatonka Patience 12+

本來想用國旅卡買個爐頭加咖啡壺,卻沒看到什麼中意的,結果買了一堆原來沒有計畫的東西: